1 |
富晓星;;建筑业农民工群体艾滋病预防干预策略的人类学观察——以北京市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
2 |
赵军;李艾;朱丽萍;金锦扬;李秋娟;张伟;徐菲;余平;吉路;胡洁;陈轶英;;江西省儿童烧烫伤流行现况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年08期 |
3 |
方鹏骞;儿童意外伤害社区干预策略方案的选择[J];中国妇幼保健;2001年05期 |
4 |
曾晓琴,刘筱娴,曾芳玲,郭晓俭,陈惠兰;广州市某社区15~59岁妇女伤害发生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年12期 |
5 |
王黎君,马杰民;农村四县伤害发生率分析[J];疾病监测;2005年08期 |
6 |
王健;刘婷;罗超;;哈尔滨市艾滋病疫情流行现状与应对策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年02期 |
7 |
李新建,吴凡,黎江,詹国芳,郑莹,卢伟;上海市控制吸烟干预策略初探[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1期 |
8 |
王浩;俞敏;胡如英;龚巍巍;;浙江省三县区居民慢性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调查[J];疾病监测;2006年08期 |
9 |
曹燕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与干预策略[J];临床肺科杂志;2007年09期 |
10 |
尹冬梅;薛梅彦;王娟;姚桂琴;;手术室麻醉科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及干预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03期 |
11 |
杨桂凤;;河池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J];右江医学;2007年04期 |
12 |
黄廖森;陈锦胜;郑少敏;张杰;许仰信;;不同人群的婚检行为相关因素分析和干预策略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年22期 |
13 |
许骏;杨北方;丁洁;孙必高;姚中兆;周旺;周敦金;;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者安全套使用现状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6年11期 |
14 |
;艾滋病救治网覆盖全省——河南力争绝大多数病人治疗不出村[J];卫生软科学;2005年02期 |
15 |
廖应昌;;艾滋病在世界流行概况[J];中国公共卫生;1987年04期 |
16 |
孙道光;医务工作者HIV职业感染事故及对策[J];医院管理论坛;1991年02期 |
17 |
王全意;艾滋病猛于虎——怎样控制我国的艾滋病?[J];百科知识;2000年07期 |
18 |
崔艳梅,刘海龙;北京地区吸毒者艾滋病的认知和态度及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4年04期 |
19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4年10期 |
20 |
李静;;医院临床医务人员如何预防和控制艾滋病[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