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汪秀根;;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时程分析[J];林业建设;2010年01期 |
2 |
周艳;宋君超;潘瑞松;;斜拉桥地震反应损伤分析[J];中外公路;2011年04期 |
3 |
尹邦信;钢筋混凝土框架层模型的楼层刚度[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
4 |
尹邦信;粘弹性单元的刚度矩阵[J];西南工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
5 |
王理;结构时程分析计算中采用数字地震记录与模拟地震记录的对比分析[J];建筑结构;2001年11期 |
6 |
张文芳,赵跟收,贾保林,田雅琼,曹志强;盒式房屋层间摩擦隔震体系地震反应的时程分析[J];山西建筑;2002年04期 |
7 |
于新春,焦孟良;多层混凝土建筑结构地震作用的计算[J];山西建筑;2004年08期 |
8 |
徐磊,施卫星,袁勇;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结构抗震性能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9 |
江海波,廖蜀樵;铅芯橡胶支座隔震效果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5年03期 |
10 |
王博,陈淮,徐伟,彭基辉;考虑槽身与槽内水体流固耦合的渡槽地震反应计算[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5年03期 |
11 |
李刚,刘永;三维偏心结构的Pushover分析[J];计算力学学报;2005年05期 |
12 |
孟上九,袁晓铭,刘添华;晨报华源大厦不均匀震陷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11期 |
13 |
沈国庆;陈宏;王元清;石永久;;粘滞阻尼器对高层钢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
14 |
孙卓;;粘滞阻尼器参数对悬索桥抗震性能影响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
15 |
裴星洙;周晓松;;平面框架简化为鱼骨型振动模型的研究[J];建筑结构;2007年10期 |
16 |
韩军科;朱全军;杨风利;曹枚根;;基底隔震技术在高压电气设备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2007年S2期 |
17 |
龙晓鸿;潘玲;李黎;;爆破地震波作用下框架结构与地基基础协同工作时程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7年06期 |
18 |
骆剑峰;蔡文庆;;框架结构静力与动力弹塑性抗震分析对比研究[J];山西建筑;2008年01期 |
19 |
李岩;;多质点隔震体系时程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0期 |
20 |
冯维;周敏;;大跨度桥梁中液压阻尼器的减震研究[J];山西建筑;2008年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