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两性聚丙烯酰胺型纸张增强剂的制备研究
【摘要】:针对抄纸系统的最新发展动向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新型两性聚丙烯酰胺型纸张增强剂.该增强剂系经过了结构改性的具备空间枝化结构的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马来酸(AM/DMC/MA)三元共聚产物.具体的合成条件是:单体摩尔配比n(AM):n(DMC):n(MA)=100:6:3,产物的固含量为15%,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分前后两次引发,前期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06%,后期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027%,终止剂用量为引发剂总量的5倍,结构改性剂M的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50%,结构改性剂N的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07%.据此制备的两性聚丙烯酰胺用于牛卡纸底浆,用量为3.0%时,手抄成纸的耐破指数可提高31%,环压指数则提高了35%.
|
|
|
|
1 |
彭晓宏,沈家瑞;两性P(DMC/AM/AA)纸张增强剂的合成和应用[J];功能高分子学报;1998年02期 |
2 |
杨福廷,顾连花,崔素芳,畅天师,王宏伟;两性聚丙烯酰胺提高纸张强度的研究[J];中国造纸;2002年06期 |
3 |
沈家瑞,彭晓宏;两性聚丙烯酰胺的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1997年02期 |
4 |
谢彩锋,黄悦刚,杨连生;两性聚丙烯酰胺处理亚法糖厂混合汁[J];中国甜菜糖业;2004年01期 |
5 |
彭晓宏,沈家瑞;两性聚丙烯酰胺的絮凝脱水性能研究[J];石油化工;1998年04期 |
6 |
朱文远,赵传山;两性聚丙烯酰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黑龙江造纸;2005年03期 |
7 |
温思茹;;助留性能优良的两性聚丙烯酰胺混合体系[J];造纸化学品;2008年05期 |
8 |
刘丹凤,陈夫山,马万勇;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
9 |
王允雨;聂容春;申秀梅;罗乐;;两性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研究进展[J];安徽化工;2010年06期 |
10 |
曹加胜,王连生,赵春莉,施秀屏;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助滤性能研究[J];工业水处理;1999年04期 |
11 |
申迎华,王孟,王志忠;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及应用进展[J];化工进展;2003年10期 |
12 |
朱强;杨希林;张为玲;李铜;;新型两性共聚物纸张增强剂的研究[J];化学世界;1992年10期 |
13 |
李翻梅;两性聚丙烯酰胺产品开发及应用[J];甘肃冶金;2003年S1期 |
14 |
周文春;阴离子淀粉作纸张增强剂的实验报告[J];湖南造纸;1997年02期 |
15 |
王海毅,龙柱,谢来苏;影响两性聚丙烯酰胺助留助滤因素的研究[J];中华纸业;2001年09期 |
16 |
刘松坡,陈港,陶劲松,张宏伟,唐爱民;两性聚丙烯酰胺在废纸浆中的应用试验[J];造纸科学与技术;2002年02期 |
17 |
杨国臣;温月丽;王斌;;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应用研究[J];山西化工;2006年03期 |
18 |
王玉峰;欧海龙;;混合的两性聚丙烯酰胺用作高效助留剂[J];国际造纸;2008年06期 |
19 |
吴全才;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其溶解性的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2003年03期 |
20 |
赵世英;殷宁;;壳聚糖在纤维制品中的应用[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6年2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