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云浮硫铁矿极端酸性矿山废水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16S rRNA 分子方法对广东云浮硫铁矿极端酸性矿山废水(AMD,pH 2.6-2.9)中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及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型 (T-RFLP)分析表明,取自不同季节和空间的七个 AMD 样品 T-RF 在大小和数量上存在明显差异。接着,采用克隆文库方法进一步对三个具有明显结构差异的样品进行了系统发育多样性分析。在 S4SPR 文库(春季大塘样品)中,共检测到20个序列型,其中一半的序列型在系统发育上分布在 Betaproteobacteria、Deltaproteobacteria、Nitrospira 和 Archaea 四个类群,它们代表的克隆子占整个文库的80%以上(分别为27.2%、20.8%、8.8%和26.4%)。在 S4SUM 文库(夏季大塘样品)中,共检测到19个序列型,其中14个在系统发育上归入 Gammaproteobacteria、Betaproteobacteria 和 Deltaproteobacteria 三个类群。文库中相对丰度最高的类群为 Gamma-proteobacteria,该类群的微生物占到整个文库的50%,与氧化亚铁硫杆菌(At.ferrooxidans)具有十分相近的系统发育关系。在 S1SUM 文库(夏季出水口样品) 中数量上占优势的微生物类群为 Betaproteobacteria。尽管检测到的17个序列型中只有3个在系统发育关系上属于此类群,但是它们代表的克隆子可以占到整个文库的65.7%,主要与克隆子 Tui3-12在系统关系上最为接近。接下来丰度较高的类群依次为 Deltaproteobacteria、 Nitrospira、候选门(包括 TM7和 WS6)和 Archaea。在上述三个 AMD 文库中检测到8个新的序列型。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扩展了 AMD 中微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相关的研究成果对于云浮硫铁矿 AMD 的控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
|
|
1 |
李亚新,苏冰琴;利用硫酸盐还原菌处理酸性矿山废水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0年02期 |
2 |
刘志勇,陈建中;酸性矿山废水的处理研究[J];云南环境科学;2004年S2期 |
3 |
袁宏林;刘永军;王晓昌;马美玲;左丽丽;;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反应器的微生物多样性[J];生态学杂志;2007年08期 |
4 |
王卫星,曹波,徐政和,J.苏奇;Ca~(2+)对铁氧体法处理酸性矿山废水的影响[J];中国矿业;1998年04期 |
5 |
王卫星,曹波,徐政和,J·芬奇;Ca~(2+)对铁氧体法处理酸性矿山废水的影响[J];国外金属矿选矿;1998年05期 |
6 |
李亚新,苏冰琴;硫酸盐还原菌和酸性矿山废水的生物处理[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0年05期 |
7 |
王卫星,徐政和;常温铁氧体法处理酸性矿山废水初探[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1996年05期 |
8 |
李亚新,药宝宝;微生物法处理含硫酸盐酸性矿山废水[J];能源环境保护;2000年01期 |
9 |
万由令,李龙海;玉米芯为碳源实现酸性矿山废水生物处理[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4年05期 |
10 |
陶德宁;;生物修复铀矿床酸性矿山废水[J];铀矿冶;2008年04期 |
11 |
魏榕;黄健;;酸性矿山废水的污染与处理研究[J];能源与环境;2006年02期 |
12 |
杨根祥,沙日娜,乌云高娃;酸性矿山废水的污染与治理技术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0年06期 |
13 |
许万文,张文涛;德兴铜矿酸性矿山废水污染分析[J];江西化工;2004年01期 |
14 |
周本军;;人工湿地在酸性矿山废水中的应用[J];江西化工;2009年03期 |
15 |
;用太阳能处理矿山废水的设想[J];重庆环境科学;1986年01期 |
16 |
张炜华,朱立强,左平生;南山铁矿AMD治理工艺[J];矿业快报;2001年19期 |
17 |
姚运先,王艺娟;人工湿地在酸性矿山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湖南有色金属;2005年04期 |
18 |
郭新愿,苏冰琴;利用硫酸盐还原菌处理酸性矿山废水[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03期 |
19 |
冯继光;胡宝群;;微生物在酸性矿山废水形成与治理中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15期 |
20 |
蔡美芳;党志;;实验室条件下磁黄铁矿的氧化机理[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