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谷金;铀精制及冶炼工艺过程的卫生防护(Ⅱ)[J];辐射防护;1978年04期 |
2 |
刘柯钊,赖新春,俞勇,倪然夫;金属铀表面含氧碳化物的组成与性质[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9年00期 |
3 |
汪小琳,傅依备,谢仁寿,黄瑞良;一氧化碳对金属铀表层及氧化物的影响[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7年00期 |
4 |
张显,成来飞,张立同,徐永东;铀及铀合金与熔炼坩埚涂层材料高温反应的热力学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3年S1期 |
5 |
杨启法,卢浩琳,徐虬,梅春,向德光,苏惠琴,倪然夫;氧分子离子单独和组合注入对金属铀抗腐蚀性能的影响[J];核科学与工程;1998年01期 |
6 |
张延志,汪小琳,管卫军,陈勇忠,赖新春,王勤国;大气环境中铀表面结构XRD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3年04期 |
7 |
汪小琳,傅依备,谢仁寿;金属铀在各种气体环境中的表面氧化反应[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6年00期 |
8 |
汪小琳,傅依备,谢仁寿;金属铀在CO气氛中表面反应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J];核技术;1998年04期 |
9 |
张松柏;伍钧;;主动法缓发中子探测金属铀的~(235)U丰度[J];核技术;2009年12期 |
10 |
张忠岳;张重珠;;金属铀元件整体弹塑性蠕变分析[J];核科学与工程;1984年02期 |
11 |
尹邦跃;吴学志;屈哲昊;牛恺;;亚化学计量UO_(2-x)燃料芯块的制备机理[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1年02期 |
12 |
张松柏;伍钧;朱剑钰;解东;田东风;;主动法中子时间关联符合测量探测金属铀质量和丰度[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1年04期 |
13 |
刘国荣;李安利;王志强;骆海龙;王琛;吕学升;李春娟;李井怀;;14MeV中子质询识别金属铀、氧化铀和氟化铀的实验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6年00期 |
14 |
张延志;管卫军;帅茂兵;汪小琳;赖新春;王勤国;;金属铀表面氧化动力学的X射线衍射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6年05期 |
15 |
张猛;;金属铀棒材轧制压力的研究[J];核科学与工程;1984年02期 |
16 |
熊必涛,蒙大桥,杨维才,罗文华,张广丰,卢勇杰;金属铀在水气气氛中加速腐蚀的实验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5年03期 |
17 |
刘云娇;美贮存在12个场所的高浓铀总数达258.8吨[J];国外核新闻;1995年01期 |
18 |
冯广泽,张美燕,何俊光,洪文玉,秦树基;异形截面环流器中的超高真空抽气系统[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84年02期 |
19 |
傅家谟;国外铀-钍矿床的某些新资料——第三次日内瓦国际和平利用原子能会议文献综述[J];原子能科学技术;1965年07期 |
20 |
高繁星;王长水;刘利生;郭建华;常尚文;常利;欧阳应根;;熔盐中铀的电沉积[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8年0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