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天夫,胡桂林;皮秒光脉冲在光纤中的传播特性测量[J];物理;2002年05期 |
2 |
郭淑琴,周国生;亚皮秒光脉冲在密集色散管理光纤中的传输特性[J];量子光学学报;2002年02期 |
3 |
吴建伟,吴正茂,周寒青,刘木林,夏光琼;不同陡峭边沿的皮秒光脉冲经半导体光放大器后的时域特性分析[J];激光杂志;2003年03期 |
4 |
夏光琼,吴正茂,林恭如;利用较完善模型研究半导体光放大器对皮秒光脉冲的放大[J];物理学报;2004年02期 |
5 |
王佩琳,郭强,刘文清,岳古明,王瑾,宋执红;紫外212.8nm的皮秒光脉冲的产生[J];量子电子学;1989年04期 |
6 |
孙伟,张大明,李德辉,衣茂斌;半导体激光器短电脉冲调制光脉冲的产生与控制[J];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0年04期 |
7 |
佘卫龙,李庆行,余振新,高兆兰,莫党,朱德瑞;相位共轭皮秒光脉冲的直接观察和记录[J];物理学报;1993年02期 |
8 |
马海明,李富铭;利用砷化镓中的光波耦合测定皮秒光脉冲之间的零延迟[J];中国激光;1990年11期 |
9 |
罗山;;已获得8毫微微秒的光脉冲[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85年10期 |
10 |
;德科学家造反向驱动器光脉冲拥有“负质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30期 |
11 |
孟绍贤,杨镜新,钱列加,逯其荣;用级联脉冲压缩器产生皮秒光脉冲[J];中国激光;1992年11期 |
12 |
谭志飞;微微秒光脉冲的测量[J];电子器件;1984年03期 |
13 |
刘天夫;皮秒光谱技术[J];物理;1990年06期 |
14 |
黄强,陈建国,冯国英,赵刚;光脉冲在钕玻璃激光放大介质中的传播特性研究[J];半导体光电;2004年02期 |
15 |
马再如,冯国英,朱启华,陈建国;啁啾光脉冲的振幅调制和相位扰动对压缩光脉冲的影响[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5年10期 |
16 |
陆锡南;;贝尔实验室30毫微微秒光脉冲的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84年01期 |
17 |
林金谷
,刘承惠;最短的光脉冲[J];物理;1982年08期 |
18 |
孙新利;朱长军;杨永德;;新的激光脉冲表征体系和评价体系[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
19 |
;ArF放大器产生193nm波长、700fs光脉冲[J];国外激光;1994年06期 |
20 |
余玮,徐至展,姚关华,冯贤平,陈荣清;指数型光脉冲上升沿作用下的阈上离化[J];光学学报;1990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