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连珍,池翠萍;辐射损伤快速诊断技术研究及应用概况[J];辐射防护通讯;1997年01期 |
2 |
童建;;辐射毒理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J];辐射防护通讯;2010年05期 |
3 |
任永生,柳晓兰,张卿西;γ线全身照射对小鼠血小板生成的影响[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1989年03期 |
4 |
倪新伯,孙重文,陈文彪,卢庆千;~(111)In离子在Ag中反冲引起的辐射损伤及激光退火效应[J];金属学报;1988年02期 |
5 |
张澜生,王宁海,徐兴娣;白细胞介素-2(IL-2)对辐射损伤T淋巴细胞亚群的逆转效应[J];中国核科技报告;1989年S3期 |
6 |
沈天健;梁代骅;蔡建华;戴志敏;夏汇浩;王建华;孙森;俞国军;王晓;王东兴;刘鑫;;具有独特用途的放射性同位素电池[J];核技术;2010年08期 |
7 |
俞尧喜;陈祖金;;激光制导炸弹计算机模拟[J];航空兵器;1974年03期 |
8 |
罗文辉;;离散信号信息传输量的计算机模拟[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83年02期 |
9 |
王广厚,张毓昌,朱以璋,胡乃雄,顾秀石,张海黔,王群,徐家炽,裘宗伟;工业α-Fe辐射损伤的穆斯堡尔研究[J];核技术;1984年04期 |
10 |
张兴发,周自雄;电子束辐射电子器件(CCD、PIN)损伤试验[J];核技术;1987年11期 |
11 |
王树基;;中速低增压柴油机工作过程的模拟[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1987年01期 |
12 |
于德谦;许久;;用PC——1500计算机模拟化工控制系统[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1988年01期 |
13 |
杨家宽;微核测定及其在辐射损伤研究中的应用[J];辐射防护;1989年01期 |
14 |
吴心平;王晓;陈福连;;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过程数字仿真研究展望[J];固体火箭技术;1989年02期 |
15 |
李东宏,李耀鑫,朱升云;在Si中In的热退火现象的扰动角关联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1991年03期 |
16 |
赵雅兴;非线性时变元件的计算机模拟[J];天津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
17 |
周长省
,施智勇;火箭弹动不平衡量的计算方法[J];弹箭与制导学报;1991年01期 |
18 |
洪慎章,杨电生;注射模冷却系统的计算机模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
19 |
楼文高;;分压式拦鱼电栅电场计算机模拟[J];渔业现代化;1991年05期 |
20 |
刘崇德;古兰;任桂荣;;减速器壳体理论模态分析及在微机上三维动画显示[J];重型机械;1992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