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孙松成李树勇庞文峰吴政宪  
【摘要】:正用可靠性方法,对特定系统的结构可靠性框图、可靠性类型、数学模型、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对该系统定期检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该系统可靠性工程评价意见,得出了该系统在切实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后,在要求的年限内是有效的结论,为系统有效性综合评估提供了依据。特定系统结构可靠性框图见图1,其中1,2,3分别为表决分系统, 4以后均为串联系统,本系统是一个以串联为主,串联、表决系统复合的混联可靠性系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正在研究的新的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1997年02期
2 范迪彬,王文平,戴茂方;汽车产品开发中的可靠性分析[J];安徽工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3 佛显超;熊海林;;MML方法在航空航天系统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09年01期
4 崔利荣;一个网络系统的可靠性优化[J];质量与可靠性;1997年03期
5 杨兰清;林秀兰;;FMECA应用中主要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24期
6 王健全;何成铭;陈宝雷;;机械系统可靠性预测模型[J];四川兵工学报;2008年03期
7 尹晓伟;钱文学;谢里阳;;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系统可靠性共因失效模型[J];中国机械工程;2009年01期
8 董聪;可靠性工程中的经验Bayes方法(Ⅱ)[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9 胡林忠;;失效机理在可靠性工程中的应用[J];环境技术;2008年02期
10 周峻峰!陕西宝鸡县52信箱,721300;回顾与思考──走中国特色的可靠性工程道路[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1997年02期
11 ;可靠性工程与环境工程[J];电子科技文摘;2006年07期
12 王东育;;推广应用可靠性工程技术势在必行[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15期
13 谭冠军,卜英勇;灰色 GM(1,1)模型在可靠性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14 沈岭;;可靠性工程师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之一——培训[J];质量与可靠性;2007年05期
15 孙权;罗鹏程;周经伦;;装备可靠性工程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年04期
16 ;可靠性中的人-机-环关系[J];产品可靠性报告;2009年09期
17 董聪;可靠性工程中的经验Bayes方法(Ⅰ)[J];强度与环境;1995年04期
18 韩明;可靠性工程中参数的一种估计方法[J];中国工程科学;2003年03期
19 韩庆田;卢洪义;杨兴根;;逆威布尔分布模型及其应用[J];质量与可靠性;2006年04期
20 周源泉,翁朝曦,刘正贤;对数正态分布均值的Bayes及Fiducial精确限[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松成;李树勇;庞文峰;吴政宪;;特定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方法[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1)[C];2001年
2 白林生;王奎;王正良;;正态多因素联合系统可靠性的置信下限[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8)[C];1998年
3 王云;邵将;曾晨晖;李永红;;航空电子产品基于故障物理的可靠性工程技术[A];探索 创新 交流(第4集)——第四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10年
4 李春娥;董华;李丽;;中央空调系统的可靠性分析[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三届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海兰;邵汉强;;军事装备液压系统可靠性设计分析[A];2005年全国机械可靠性学术交流会暨“车辆与工程装备质量与可靠性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盛志森;;可靠性工程简史[A];中国电子学会可靠性分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选[C];2008年
7 胡斌;;单元对系统可靠性影响的增量分析法[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1)[C];2001年
8 刘雅俊;赵静一;;基于并联原理补偿液压系统可靠性的工程实践[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侯海梅;宁云晖;;对系统可靠性工程的再认识[A];2010第十五届可靠性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胜友;苏春;;基于随机失效序列分析的液压系统动态可靠性研究[A];2007年全国机械可靠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晓伟;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机械系统可靠性评估[D];东北大学;2008年
2 郭书祥;非随机不确定结构的可靠性方法和优化设计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3 乔心州;不确定结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拓耀飞;不确定弹性机构可靠性分析及其优化设计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5 王贵宝;感知信息熵测度及其在可靠性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王新刚;机械零部件时变可靠性稳健优化设计若干问题的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7 汪忠来;基于模型的不确定性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8 张建国;不确定结构(机构)分析和可靠性专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9 包洪兵;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的传力路线方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王考;气动式振动台振动激励能谱优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抽油机效率测试系统可靠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2 厉海涛;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动量轮可靠性建模与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 库明阳;系统可靠性、维修性分析及软件开发[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4 李峥辉;侵彻测试系统可靠性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5 姜媛媛;生产跟踪中的质量控制与加工可靠性方法研究与应用[D];东华大学;2006年
6 孔伟;复杂系统可靠性工程相关理论及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7 孙红梅;复杂产品系统可靠性的若干方法及应用[D];青岛大学;2007年
8 冯庆熙;电液伺服海浪模拟系统设计与实践[D];燕山大学;2008年
9 王桂丽;系统可靠性分析GO法及其应用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10 王磊;物流中心搬运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