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心波长28.5nm多层膜镜反射率测量

黄文忠  淳于书泰  谷渝秋  尤永禄  何颍玲  雷安乐  
【摘要】:正28.5nm多层膜反射镜是低驱动功率X射线激光(XRL)应用研究必需的光学元件,要获得这种波长的高效率多层膜镜相当困难。有关单位曾研制过多种材料和结构的中心波长 28.5nm的多层膜反射镜,均因其效率太低而导致相关XRL应用实验未能进行。由于制作工艺的复杂性,实际反射率和理论反射率可以有很大不同,即使同一批次加工的反射镜其个体特性也可能差异很大。因此,其性能标定的重要性日渐突出。由于缺少合适的单色源, 中心波长28.5nm多层膜镜的实验标定也非常困难。为了建立多层膜反射镜效率的实验标定方法并确定反射率,用类Ne铬X射线激光作为标定源,以平场光栅谱仪为分光元件在星光Ⅱ激光器上进行了多层膜镜反射率的实验测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振洪,徐明;磁电子学讲座 第九讲 金属磁性多层膜的结构及其对巨磁电阻效应的影响[J];物理;1999年05期
2 郭信章;新型装饰反光材料—氮化锆多层膜[J];真空科学与技术;1986年Z1期
3 吕俊霞,马月英,张俊平,曹健林;正入射Mo/B_4C软X射线多层膜[J];光学学报;1998年01期
4 王军华;磁性多层膜的发展概况[J];昌潍师专学报;2000年05期
5 王长征,李胜利,张文强;Fe/Dy非晶多层膜的晶化反应及相演化研究[J];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6 冯仕猛,赵海鹰,黄梅珍,窦晓鸣;X射线能量分辨率与多层膜测量反射率的关系[J];中国科学G辑;2003年03期
7 邓书康,陈刚,高立刚,陈亮,俞帆,刘焕林,杨宇;离子束溅射制备Si/Ge多层膜的结晶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05年02期
8 蔡学榆,尹道乐;多层膜超导体的邻近效应[J];物理学报;1981年05期
9 熊刚,孙霞,刘文汉,吴自勤;TiN/TaN多层膜原子力显微镜图像的多重分形谱[J];电子显微学报;2000年04期
10 柯常军,王占山,万重怡,曹健林;18~20nm正入射宽带多层膜的研究[J];中国激光;2000年11期
11 李胜利,王长征,王佩璇;Fe/Dy非晶多层膜晶化反应的热力学及动力学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2000年01期
12 王占山,吴永刚,唐伟星,秦树基,周斌,陈玲燕;软X射线多层膜与衰减膜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2年03期
13 吴自勤;软X射线光学和周期性多层膜[J];物理;1991年11期
14 邵建达,范正修,王桂英,丁志华;多层膜结构和界面分析应用中的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剖面分析[J];中国激光;1994年06期
15 李胜利,王佩璇,阎凤章,马如璋;Ar~(+)混合Fe-Dy多层膜的结构及性能[J];金属学报;1994年04期
16 刘宜华,张林;Fe-Ni/ZnSe多层膜的磁性质[J];科学通报;1994年07期
17 邵建达,易葵,范正修,王润文,崔明启;短波长软X射线多层膜高级次峰设计与制备[J];物理学报;1997年11期
18 ;35~50nm真空紫外波段的高反射率多层膜反射镜[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9年09期
19 周勋,梁冰青,王海,陈良尧,唐云俊,王荫君;Pt_(97.4)Mn_(2.6)/Co多层膜的磁性与磁光性质研究[J];物理学报;2003年02期
20 周勋,梁冰青,王海,张臻蓉,陈良尧,王荫君;PdMn/Co多层膜的磁性和磁光特性研究[J];物理学报;200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文忠;淳于书泰;谷渝秋;尤永禄;何颍玲;雷安乐;;中心波长28.5nm多层膜镜反射率测量[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1)[C];2001年
2 周仕明;袁淑娟;;permalloy/CoO和permalloy/FeMn多层膜中纵向和垂直交换偏置[A];第四届全国磁性薄膜与纳米磁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张继成;王占山;吴卫东;许华;;Au/Gd多层膜的制备和表征[A];第八届全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甄聪棉;翟晓霞;潘成福;李秀玲;聂向富;;FePt/C多层膜微结构和磁特性研究[A];第四届全国磁性薄膜与纳米磁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薛钰芝;R.Schlatmann;林纪宁;A.Keppel;J.Verhoeven;;Mo/Si多层膜界面离子束处理及TEM观察[A];第八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Ⅱ)[C];1994年
6 古宏伟;杨坚;马平;王俊平;陈岚烽;李浩;刘安生;袁冠森;;高温超导双外延薄膜界面结构的初步研究[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7 吴文娟;王占山;陈玲燕;秦树基;;用高级次光谱提高多层膜分辨率方法的研究[A];上海市激光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春明;葛世慧;姜丽仙;寇晓明;李斌生;池俊红;王新伟;李成贤;;不连续Fe_(25)Ni_(75)/SiO_2多层膜的微结构和隧道磁电阻效应[A];第四届全国磁性薄膜与纳米磁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魏孔芳;王志光;刘纯宝;臧航;宋银;姚存峰;盛彦斌;马艺准;;Fe/Cu多层膜的辐照与退火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杨立;吴小山;谭伟石;游彪;盛雯婷;林涛;杜军;胡安;蒋树声;;δ掺杂阻止Fe_(21)Ni_(79)/Cu多层膜界面的组分扩散研究[A];第八届全国X射线衍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涛;TiN/SiN_x纳米多层膜的制备、表征及其断裂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刘毅楠;软X射线多层膜若干基础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0年
3 宋利民;软X射线多层膜反射镜的设计与制作[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4 吴文娟;极紫外和软X射线窄带多层膜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彭增辉;基于自组装膜的液晶光控取向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6 王文静;掺杂及磁场感应各向异性对Fe基薄膜巨磁阻抗效应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7年
7 辛煜;微波ECRCVD制备a-C:F:H薄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8 王洪昌;极紫外与软X射线多层膜偏振元件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王啸;稀土共掺杂氧化物的光致发光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张淑敏;清洗技术和平滑层对极紫外多层膜基底粗糙度的影响及表面表征技术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强;溶胶—凝胶法制备La掺杂钛酸铋薄膜和多层膜及其铁电性质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2 林炳;软X射线多层膜膜厚分布均匀性控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2年
3 薛亚飞;Cu层厚度和制备条件对Fe_(40)Co_(60)/Cu/Ni自旋阀在不同应力下巨磁电阻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军;ECR-CVD制备的SiO_x/a-C:F/SiO_x多层膜的结构与介电性质[D];苏州大学;2004年
5 易葵;软x射线激光多层膜反射镜及分光元件的研制[D];浙江大学;2002年
6 孙智勇;NiFeSiMn/Mo/Cu/NiFeSiMnMo多层膜的非线性巨磁阻抗效应[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静;1064nm窄带滤光片的设计和制备[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8 刘洪;插Si层的Pt/Co多层膜的结构、磁性和磁光特性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9 庞薇;1540nm带通滤光片的研究与制备[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10 梁卫华;太赫兹多光谱成像技术的初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硕;日亚化学推出488nm波长半导体激光器[N];电子资讯时报;2008年
2 记者 于莘明 实习生 刘晓倩;我国首台太赫兹光源建成出光[N];科技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