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楼滑坡机理研究
【摘要】:在研究黄土滑坡流滑机理时,发现残余强度是坡体是否发生流滑的关键因素,评价残余强度就需要很好的了解饱和黄土在不排水条件下的性能。以陕西省华县高楼村黄土滑坡为背景,通过对现场黄土的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研究饱和黄土在不排水剪切条件下的应力状态和孔隙水压力增长模式;探讨决定黄土性能的参数;建立了黄土稳态时的孔隙比与有效围压之间的关系曲线即稳态线,用来判断黄土液化之后是否会发生流滑破坏;在此基础上对华县滑坡的流滑破坏机理做了系统的分析。
|
|
|
|
1 |
张建全;张国山;;河道防洪闸岸坡塌滑机理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年11期 |
2 |
张仲福;侯云龙;;兰郑长输油管道甘肃段黄土滑坡成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J];甘肃地质;2011年02期 |
3 |
王萌;田伟平;崔英强;;陕西省暴雨灾害链实例分析及综合减灾对策[J];交通企业管理;2011年07期 |
4 |
安晨歌;张建红;周敏;朱政;;基于能量上限法的海底缓边坡滑坡机理分析[J];西北地震学报;2011年S1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
|
|
|
|
1 |
周永习;张得煊;罗春泳;陈军;;陕西高楼滑坡机理研究[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
2 |
许领;戴福初;闵弘;;黄土滑坡研究现状与设想[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
3 |
;中国典型灾难性滑坡[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
4 |
许领;戴福初;;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特征参数统计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
5 |
许领;戴福初;闵弘;邝国麟;;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类型与发育特征[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
6 |
吴玉庚;刘竹华;;天水孟家山黄土滑坡模型试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
7 |
张永双;曲永新;陈情来;雷伟志;;浅析黄土滑塌与黄土滑坡[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
8 |
张洪欣;;黄土滑坡的形成机理[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
9 |
赵云刚;申红军;文君;;结合陕北滑坡工程浅析黄土滑坡勘察方法[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
10 |
晏同珍;;滑坡发生机理[A];全国首届工程地质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7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