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某高速公路K21段左侧边坡变形机理及治理

成永刚  
【摘要】:某高速公路纵穿大断裂带内的山地丘陵区,由于坡体地质条件较差,设计及施工力度欠缺,在2005年6月的强降雨的诱发下,坡体发生了约10万m~3的大规模变形,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为有效的治理变形坡体,确保公路营运的安全,根据对该变形边坡的现场踏勘,完成了紧急抢险工程设计及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根据近两年来的深部位移监测显示,坡体已基本稳定,达到了为抢险施工工程提供科学依据的预期目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高荣;况龙川;;基于全站仪的边坡变形监测非固定测站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2 靳晓光,李晓红;边坡变形模拟预测的普适灰色模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年02期
3 李东林;吴树仁;张春山;刘鑫;;“醉汉林”作为滑坡和边坡变形特征标志的意义——以陕西陇县地区为例[J];地质通报;2007年05期
4 赵明华;刘建华;陈炳初;刘代全;;边坡变形及失稳的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J];岩土力学;2007年S1期
5 朱鹏普;;GIS在边坡监测与预防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2008年05期
6 张先良;;边坡稳定性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J];煤炭技术;2010年06期
7 薛源;胡丹;郭科;张军;;基于新型仿生智能方法的边坡变形位移预测[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7年05期
8 许宝田;钱七虎;阎长虹;许宏发;;多层软弱夹层边坡岩体稳定性及加固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9 金海元;;边坡位移时序预测的组合模型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张军;;边坡变形的非等间隔预测模型探讨[J];水电能源科学;2011年03期
11 郑东健,顾冲时,吴中如;边坡变形的多因素时变预测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7期
12 罗世友;;贵阳市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工程边坡失稳处理与稳定性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11期
13 李铁汉,骆培云;边坡变形监测及其资料的分析和应用──以新滩滑坡为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6年S1期
14 郝小员,郝小红;自适应过滤法在边坡变形破坏时间预报中的应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15 张延军;;边坡渗流耦合变形分析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01期
16 徐世光;王明珠;王云晓;李长才;王小晶;喻江;;地下水在引发边坡病害中的作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年05期
17 徐国民;杨金和;;某工程滑坡变形失稳机理及发展趋势分析与治理方案比选[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8年05期
18 靳泽先,马金辉,王念秦,白晓华;边坡变形与氡(Rn)浓度异常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1996年04期
19 蒋刚,林鲁生,刘祖德,王钊;边坡变形的灰色预测模型[J];岩土力学;2000年03期
20 林圣源;熊凯华;李立强;;边坡变形的智能多步预测[J];建筑技术开发;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永刚;;某高速公路K21段左侧边坡变形机理及治理[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姜彤;李小根;刘汉东;;边坡动力响应的非线性特征分析[A];第一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徐国民;胡剑功;;一种特殊类型边坡——断层带边坡的变形失稳机理与防治对策[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田维强;林德洪;杨承富;;思南县城某近水平层状岩质边坡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赵明华;刘建华;陈炳初;刘代全;;边坡变形及失稳的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铁汉;;变形边坡变形发展趋势的研究[A];自然边坡稳定性分析暨华蓥山形变体形变趋势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1年
7 王耕夫;;资水敷溪口坝址右岸边坡的蠕变倾倒破坏[A];中国典型滑坡[C];1986年
8 黄雨;张锋;叶为民;;饱和土坡降雨变形的数值模拟[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成岗;;白银露天矿一采场边坡研究和滑坡预报[A];中国典型滑坡[C];1986年
10 程东幸;刘厚健;刘志伟;鄢治华;;陕北某电厂Ⅲ区边坡变形机制分析[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聪;边坡变形与稳定性演化预测预警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田涛;北京典型边坡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徐奴文;高陡岩质边坡微震监测与稳定性分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汪茜;地震作用下顺层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沈世伟;吉林省东南部山区地质环境及边坡稳定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钟卫;高地应力区复杂岩质边坡开挖稳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7 宋玉环;西南地区软硬互层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8 姜屏;基于位移实时监测的季节冰冻区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徐光兴;地震作用下边坡工程动力响应与永久位移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于莉;基于可靠度的裂隙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永飞;边坡位移反分析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吴智慧;岩质高边坡开挖防护数值模拟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解佳楠;边坡变形灾害监测治理信息技术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4 纪尚鹏;地下水作用下复合介质边坡的动力学特性[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5 何云明;边坡的蠕变机理与失稳预测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6 翦波;复杂地质条件开挖边坡变形及稳定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7 郑大鹏;基于灾变链式理论的建筑与边坡互相影响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8 喻卫华;水下基槽边坡的稳定性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田钧;内凹弯道边坡三维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及数值模拟[D];中南大学;2011年
10 张长利;西部沿海高速公路K21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治理方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移江;沪昆铁路滑坡多因素触发[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2 记者 刘维;部派专家赴甘肃应急处置[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3 刘学全;安徽梅洼村完成整体搬迁[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4 记者 韩红新;我市首次发布地质环境公报[N];兰州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陆振华 邓丽 实习记者 沈晨玲;舟曲:祸起“点降雨”?[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6 记者 王军;地质灾害点应进行工程治理[N];海南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周飞飞;地灾科普大门已缓缓打开[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徐维欣;重建,挺起新脊梁[N];文汇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