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尼公路滑坡概况
【摘要】:中国—尼泊尔公路沿线地质条件特殊,滑坡变形明显、规模大、机制复杂、危害严重;因此拟对中尼公路沿线滑坡的分布、类型、危害等特征做一总结,并简要分析典型滑坡的成因。
|
|
|
|
1 |
张小刚,强巴;中尼公路友谊桥滑坡的发育特征分析[J];山地学报;2003年S1期 |
2 |
樊晓一,乔建平,陈永波;层次分析法在典型滑坡危险度评价中的应用[J];自然灾害学报;2004年01期 |
3 |
樊晓一,乔建平;滑坡危险度评价的地形判别法[J];山地学报;2004年06期 |
4 |
谢守益,张年学,许兵;长江三峡库区典型滑坡降雨诱发的概率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1995年02期 |
5 |
马东涛,崔鹏,王忠华;中尼公路雪害及防灾对策[J];山地学报;2002年01期 |
6 |
党超;程尊兰;耿学勇;曾榕彬;;中尼公路聂友段公路病害及防治对策[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
7 |
刘长国;;中尼公路曲大段桥涵施工监理控制要点[J];西藏科技;2008年03期 |
8 |
陈宁生,崔鹏,陈瑞,何易平,王中华,崔建恒;中尼公路泥石流的分布规律与基本特征[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2年01期 |
9 |
陈永波;王成华;张小刚;;西藏中尼公路(K4770+500~K4771+200段)卡如滑坡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7年02期 |
10 |
次德吉;;中尼公路拉孜曲夏至老定日岗嘎段金属波纹管涵调查研究[J];西藏科技;2008年11期 |
11 |
杨宗佶;乔建平;;基于熵权的典型滑坡危险度评价[J];自然灾害学报;2009年04期 |
12 |
杨森;;青兰高速公路山岭路段山体滑坡形态分析[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0年Z1期 |
13 |
胡本涛;季伟峰;李长明;吴飞;;三峡库区典型滑坡监测及治理措施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02期 |
14 |
杨宗佶;乔建平;;基于信息熵的典型滑坡危险度评价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8年04期 |
15 |
周健;史秀志;郑纬;杜坤;王怀勇;;典型滑坡危险度预测的距离判别分析模型[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年07期 |
16 |
;新书介绍[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9年01期 |
17 |
;新书介绍[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2期 |
18 |
蒋良文,王士天,刘汉超,韩坤立;岷江上游汶川_较场段滑坡稳定性的神经网络评判及其堵江可能性浅析[J];山地学报;2000年06期 |
19 |
罗锋;;中尼公路曲大段勘察设计的后期服务工作[J];西藏科技;2007年05期 |
20 |
;新书介绍[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6期 |
|
|
|
|
|
1 |
李芙林;马惠民;张华;;中尼公路滑坡概况[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
2 |
黄强盛;;中尼公路多年冻土工程地质性质分析及整治设计[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
3 |
林振湖;;建攀枝花市11个典型滑坡调查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
4 |
杨宗佶;乔建平;何思明;;典型滑坡危险度评价研究[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实例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
5 |
孙广忠;;前言[A];中国典型滑坡[C];1986年 |
6 |
张业明;彭轩明;金维群;汪发武;霍志涛;黄波林;;滑坡变形对三峡水库蓄水的响应[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四——“十五”地质行业重要地质科技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
7 |
刘光代;王恭先;;滑坡动态观测[A];全国首届工程地质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79年 |
8 |
鲍玉明;;西藏羊易地热电站开发[A];中国地热资源开发与保护——全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考察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9 |
姚足金;张钖根;安可士;郑灼华;;西藏羊八井地热资源评价[A];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所刊(第2号)[C];1986年 |
10 |
;中国典型灾难性滑坡[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