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沿江地带斜坡稳定性研究
【摘要】:正重庆市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长江上游水陆交通枢纽,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美丽壮观山城。但由于自然地理和地质条件复杂,加之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不断增强,斜坡稳定性问题突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尤以沿江地带为甚。影响着城市规划、布局和发展,给居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一定损失。本文以自然地理和
|
|
|
|
1 |
苏生瑞;关中地区斜坡稳定性模糊综合评判[J];西北地质;1994年03期 |
2 |
王家鼎,王靖泰,王念秦,穆晓萱;模糊信息分析法在兰州市斜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J];甘肃科学学报;1990年02期 |
3 |
张锐波,张丽萍;斜坡稳定性的二级模糊推断[J];灾害学;1998年02期 |
4 |
罗文强;斜坡稳定性概率理论和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9年02期 |
5 |
夏元友,朱瑞赓;斜坡稳定性综合评价方法的集成式因素权重赋值方法[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8年01期 |
6 |
张永波;斜坡稳定性分析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
7 |
罗文强,龚珏,杨瑞琰;一次二阶矩方法在斜坡稳定性概率评价中的应用[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
8 |
张骏,倪万魁,冯希杰;延安市区斜坡稳定性两级模糊综合评判[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0年01期 |
9 |
黄润秋,张倬元,王士天;高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1991年01期 |
10 |
赵强,倪万魁;用信息论方法对铜川市区斜坡稳定性评价预测[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
11 |
杨华林,张斌;应用模糊学方法评价达川地区斜坡稳定性[J];四川地质学报;2001年01期 |
12 |
章婵;罗文强;冯春花;;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斜坡稳定性判别[J];应用数学;2006年S1期 |
13 |
李晓;重庆市市中区斜坡稳定性研究与评价[J];四川地质学报;1987年01期 |
14 |
;地质矿产部“西南、西北崩滑灾害山区斜坡稳定性研究”进展情况简报[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8年01期 |
15 |
沈芳,程东,向喜琼;GIS在斜坡稳定性空间评价预测中应用初探[J];矿物岩石;1998年S1期 |
16 |
刘超臣;;滑坡及其有关的现象[J];世界地质;1991年04期 |
17 |
黄润秋,刘汉超;斜坡抗滑结构的地质工程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4年04期 |
18 |
毕海良;信息量法在西宁市斜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8年04期 |
19 |
毕海良;应用信息量法评价西宁东川丘陵斜坡的稳定性[J];青海环境;1999年01期 |
20 |
冯峥嵘;杨凯华;袁亚军;净少敏;;山坡无规划居住区稳定性的评价[J];西部探矿工程;2008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