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1,1)模型分析及改进
【摘要】:本文分析了灰色 GM(1,1)模型建模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 GM(1,1) 预测模型作了简化计算,减少了计算量。最后对 GM(1,1)模型作了一点改进,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预测精度。
|
|
|
|
1 |
谢龙生;;灰色预测模型在梅州旱涝年预测中的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10年04期 |
2 |
张可;刘思峰;;线性时变参数离散灰色预测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年09期 |
3 |
黄福勇;灰色系统建模的变换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4年06期 |
4 |
李立;应用于船舶污染防治工程的灰色系统预测理论研究[J];航海技术;2002年06期 |
5 |
汪鹏飞;何聪;;关于灰色预测模型的一点探讨——灰色预测模型的改进[J];农家科技;2011年04期 |
6 |
李希灿;灰色系统GM(1,1)模型适用范围拓广[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01期 |
7 |
熊和金,熊鹰飞,陈绵云,瞿坦;灰色系统SCGM(1,h)_c模型的拓广[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
8 |
罗丹;;新强化缓冲算子的构造及其运用[J];制造业自动化;2010年15期 |
9 |
张庆;刘思峰;王正新;党耀国;;几何变权缓冲算子及其作用强度研究[J];系统工程;2009年10期 |
10 |
王正新;党耀国;裴玲玲;;缓冲算子的光滑性[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年09期 |
11 |
李兴东,杨殿;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及建模计算机程序[J];湖南有色金属;1996年04期 |
12 |
刘文辉;张玉林;党丽琼;;一种新的基于灰色贝叶斯的装备库存预测模型[J];兵工自动化;2010年04期 |
13 |
熊萍萍;党耀国;王正新;;MGM(1,m)模型背景值的优化[J];控制与决策;2011年06期 |
14 |
谢乃明;刘思峰;;近似非齐次指数序列的离散灰色模型特性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8年05期 |
15 |
唐嗣元;富丹丹;;一种基于灰色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10年03期 |
16 |
王正新;党耀国;刘思峰;;变权缓冲算子及缓冲算子公理的补充[J];系统工程;2009年01期 |
17 |
钱吴永;党耀国;;基于平均增长率的弱化变权缓冲算子及其性质[J];系统工程;2011年01期 |
18 |
赵在理,唐伟勤,詹志刚,肖金生;灰色系统理论对LEG船货舱温度的预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3年05期 |
19 |
王正新;党耀国;刘思峰;;变权缓冲算子及其作用强度的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9年08期 |
20 |
姚天祥;刘思峰;谢乃明;;新信息离散GM(1,1)模型及其特性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