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生物制剂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摘要】:河北省新乐市年种植花生14万亩,总产量4.5万吨,是河北省花生生产基地,由于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过量或用法不当导致环境污染加重,花生品质和产量下降,花生生产和出口量呈下滑态势。,本文中介绍用微生物肥料及植物源性质的作物抗逆剂于花生生产上,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中以作物抗逆剂情况最好,增产率为24.39%,亩净增产值135元,投入产出比例为1:14.5。
|
|
|
|
1 |
;怎样浇好花生的关键水[J];花生学报;1972年02期 |
2 |
;“大寒”试种花生成功[J];花生学报;1975年04期 |
3 |
;全苗壮苗在花生增产中的重要作用[J];花生学报;1976年01期 |
4 |
;我们是怎样开展防治花生枯萎病试验的[J];花生学报;1977年02期 |
5 |
;徐州68-4花生获高产[J];辽宁农业科学;1977年02期 |
6 |
;花生亩产九百一十六斤的高产栽培技术[J];花生学报;1978年01期 |
7 |
;花生生产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初步分析[J];花生学报;1978年03期 |
8 |
;“阜花5号”花生[J];新农业;1978年07期 |
9 |
高龙云;;河北昌黎县花生保种经验[J];农业科学通讯;1955年09期 |
10 |
赵质培;;防止花生烂种小经验[J];农业科学通讯;1955年10期 |
11 |
陈朝庆,叶柏荣,李安妮,李池根,陈治禧,刘敏敏;论直生型花生的适宜收获期[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80年03期 |
12 |
刘振声,傅家瑞;用显微放射自显影技术对~(14)C标记B_9在花生各器官中分布与积累的研究[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1981年01期 |
13 |
金国田,赵曼华;勺盛式花生芽播机[J];新农业;1982年04期 |
14 |
赵志强;国内报刊花生文摘(83021—83030)[J];花生学报;1983年03期 |
15 |
王在序,毛兴文,闵平;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提高我省花生产量的前景预测[J];花生学报;1984年02期 |
16 |
张宜清;“粤选58”花生试种小结[J];江西农业科技;1985年04期 |
17 |
曾权能;看叶龄种好花生[J];江西农业科技;1987年02期 |
18 |
史大臣;花生丰欠与积温降雨关系浅议[J];花生学报;1988年03期 |
19 |
高翔,张启华;聚类分析与综合评判方法在陕西花生种植区划中的作用[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88年01期 |
20 |
;国内报刊花生文摘[J];花生学报;198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