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地区采矿地面沉陷预测的灰色模型
【摘要】:地面沉陷作为一种全球性人为地质灾害,其成因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地下采矿就是其诱因之一.地下采矿导致地面沉陷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准确预测因采矿导致的地面沉陷发展趋势,对于人们规避其危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灰色系统理论,以大量地面沉陷资料与实际原位监测资料为依据,构建起了平原地区采矿地面沉陷预测的灰色模型.以张楼煤矿为例,给出了灰色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的比对情况,证实了灰色模型预测的有效性.
|
|
|
|
1 |
肖尚德,胡亚波;云—应盆地薄层复层岩盐矿水采区地面沉陷机理研究[J];地质科技情报;2003年02期 |
2 |
赵颖;;高密度电法探测地下采空区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08年24期 |
3 |
隋丽华;;呼吉尔特矿区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2010年03期 |
4 |
王海庆;陈玲;;山东省济宁市煤矿矿集区地面沉陷现状遥感调查[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1年01期 |
5 |
陈雨;张振文;张彦敏;;基于概率积分法的地面沉陷灾害预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S2期 |
6 |
许凯;;煤矿开采沉陷分析及其防治措施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
7 |
姜岩,高均海;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在矿山开采地表沉陷监测中的应用[J];矿山测量;2003年01期 |
8 |
张景发;郭庆十;龚利霞;;应用InSAR技术测量矿山沉降与变化分析——以河北武安矿区为例[J];地球信息科学;2008年05期 |
9 |
李伟;李超;王亦昕;;河南省长虹煤矿生态环境影响评价[J];中国西部科技;2010年36期 |
10 |
桂和荣,陈兆炎,刘林,任守义,钱谋始,邹海;淮河以北矿区地面沉降及其成因[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4年05期 |
11 |
任仓钰;农业灌溉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2年04期 |
12 |
吴慧琦;吴慧芳;;煤矿开采对水资源环境影响论证——以文峪河水库大坝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02期 |
13 |
唐名富;周明芳;姚柏华;;广西大新铅锌矿地下采空区对地面沉陷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9年04期 |
14 |
刘善军;冯克印;韩永东;齐孔让;王春蕾;;山东新泰煤田采空区地面变形特征及影响因素[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0年02期 |
15 |
杨铁良;煤矿城市的国土整治问题[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3年02期 |
16 |
黄祥嘉,滕伟福,徐光黎,梅涛;杨家坪地面沉陷机理及预测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4年12期 |
17 |
丛爱岩,刘春;煤矿地面沉陷治理方案的灰色关联评价[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
18 |
武强,王龙,魏学勇,傅耀军,沈智慧;榆神府矿区大柳塔井田煤层群采地面沉陷可视化数值模拟[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3年06期 |
19 |
王则任;竭水而“渔” 贻害无穷——江苏省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陷灾害的发生及危害[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7年S1期 |
20 |
李文辉;;雷州市附城镇韶山村地面沉陷成因与防治[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