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椭圆偏振光谱法研究不同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作用机理
【摘要】:正椭圆偏振光谱法(Spectroscopic Ellipsometry,SE)是通过分析偏振光在界面层中反射前后相位和振幅的改变(分别用偏振参量Delta和Psi表示),确定界面层光学常数、厚度和粗糙度等物理量的方法,该方法对金属表面膜或吸附层的测定十分灵敏,可以检测0.1-0.01nm厚度的变化,因而能获得
|
|
|
|
1 |
李凌杰;雷惊雷;贺东海;徐辉;张胜涛;潘复生;;原位椭圆偏振光谱法研究镁合金在模拟冷却水中的腐蚀[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9年03期 |
2 |
夏笑虹,李国希,喻献国,旷亚非;缓蚀阻垢机理研究中的新技术[J];表面技术;2001年01期 |
3 |
吴维(山文),I.Aydin,H.E.Bühler;硫化物相光学常数的测定[J];金属学报;1983年02期 |
4 |
刘今起;;电解加工电解液腐蚀性与缓蚀剂试验[J];航空制造技术;1980年03期 |
5 |
;专利 文摘[J];材料保护;1989年04期 |
6 |
叶康民;;缓蚀剂的协同效应[J];材料保护;1990年Z1期 |
7 |
辜志俊,苏方腾,王周成;缓蚀剂在阴极电泳涂装中的应用[J];材料保护;1994年08期 |
8 |
姚小露,李正奉,周志辉,彭珂如;氢氟酸缓蚀剂的应用研究[J];材料保护;2002年10期 |
9 |
沈长斌,薛钰芝;咪唑啉类缓蚀剂的结构特性及其缓蚀性能[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10 |
华保定;;缓蚀剂[J];化学通报;1958年02期 |
11 |
王琼礼,徐培恩,宋秀梅,夏萃震;湿磨蚀试验方法及其机理[J];润滑与密封;1979年05期 |
12 |
李仲先;;化学清洗及其在大型设备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1979年04期 |
13 |
藤井晴一
,谢原寿;缓蚀剂化学[J];表面技术;1980年03期 |
14 |
;国外腐蚀抑制剂文摘(八)[J];应用化工;1982年01期 |
15 |
;酸性介质缓蚀剂学术讨论及应用技术经验交流会在四川省隆昌召开[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1983年01期 |
16 |
熊炯辉;;№2铜合金防失泽缓蚀剂钝化锡磷青铜[J];低压电器;1983年03期 |
17 |
曾兆民;;缓蚀剂对轻合金应力腐蚀和腐蚀疲劳的影响[J];轻合金加工技术;1983年11期 |
18 |
;国外腐蚀抑制剂文摘(十八)[J];应用化工;1984年03期 |
19 |
张敬畅
,曹维良;量子化学在缓蚀剂化学中的应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1期 |
20 |
;缓蚀剂文摘[J];应用化工;198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