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栽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原因及对策
【摘要】:杉木是我国特有的速生、丰产、优质树种,在我国人工林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杉木连栽导致生产力下降、地力衰退一直是阻碍我国林业可持续经营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杉木连栽后出现的地力衰退现象进行了描述,并对导致杉木人工林连栽生产力下降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杉木连栽导致生产力下降、地力衰退主要表现在:生产力下降、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减少、杉木连栽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恶化、土壤微生物种类及数量减少、土壤酶活性降低。导致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有:杉木自身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营林措施不合理。本文针对问题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实现杉木林的可持续经营的措施,供林业经营者参考。
|
|
|
|
1 |
杜国坚,张庆荣,洪利兴,丁文邠,何金训,戴慈荣;杉木连栽林地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其生化特性和理化性质的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1995年05期 |
2 |
杨玉盛,李振问,吴擢溪,林长青,李春林;杉木火力楠混交林土壤肥力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
3 |
陈龙池,廖利平,汪思龙,黄志群,高洪;酚类物质对杉木幼苗~(15)N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2年05期 |
4 |
陈爱玲,陈青山,蔡丽萍;杉木拟赤杨混交林土壤肥力的研究[J];土壤与环境;2000年04期 |
5 |
俞元春,邓西海,盛炜彤,范少辉,林庆祥,雷凌青;杉木连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
6 |
范少辉,马祥庆,陈绍栓,林上杰;多代杉木人工林生长发育效应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0年04期 |
7 |
闫文德,田大伦,何功秀;湖南会同第2代杉木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的分布格局[J];林业资源管理;2003年02期 |
8 |
田大伦,盘宏华,康文星,方海波;第二代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J];中南林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
9 |
马祥庆,何智英,俞新妥;影响杉木幼林地水土流失的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
10 |
杨玉盛,何宗明,陈光水,谢锦升,俞新妥;杉木多代连栽后土壤肥力变化[J];土壤与环境;2001年01期 |
|
|
|
|
|
1 |
周毅,卢国桓;池杉林网营养元素贮量、归还及释放[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2 |
张硕新,雷瑞德,陈存根,刘建军;“近自然林”──一种有发展前景的“人工天然林”[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6年S1期 |
3 |
姚庆端;杉木巨尾桉混交林林分生物量及土壤肥力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2003年06期 |
4 |
范俊岗,范国儒;植物根系分泌及其在林业中的意义[J];植物研究;1995年02期 |
5 |
戴慈荣,钱玉红,许利群,杜国坚,陈福祥,杨演;杉木桤木混交林土壤肥力的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1996年S1期 |
6 |
侯杰;叶功富;张立华;;林木根际土壤研究进展[J];防护林科技;2006年01期 |
7 |
陈竣,巫流民,纪建书,李贻铨,陈道东,张瑛;施用磷肥对杉木幼林土壤养分和磷组分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1998年04期 |
8 |
张教林,陈爱国;热带胶园土壤磷素形态和生物有效性[J];土壤与环境;1999年04期 |
9 |
张教林,陈爱国,刘志秋;定植3,13,34年热带胶园的土壤磷素形态变化和有效性研究[J];土壤;2000年06期 |
10 |
韩玉竹;陈秀蓉;王国荣;杨成德;徐长林;;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微生物分布特征初探[J];草业科学;2007年04期 |
|
|
|
|
|
1 |
林瑞余,陈银秀,黄荣臻,陈光水,杨玉盛;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凋落物养分特征及动态变化[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
2 |
俞新妥;杉木连栽林地土壤生化特性及土壤肥力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
3 |
李振问,李春林,林长青;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的生态效益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
4 |
陈爱玲;林思祖;陈世品;陈元镇;;杉木连栽地上闽楠与杉木林分凋落物特征比较[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
5 |
方奇;;杉木连栽对土壤肥力及其林木生长的影响[J];林业科学;1987年04期 |
6 |
杨玉盛,何宗明,马祥庆,林开敏,俞新妥;论炼山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影响的利弊及对策[J];自然资源学报;1997年02期 |
|
|
|
|
|
1 |
沈国舫
,董世仁
,聂道平;油松人工林养分循环的研究 Ⅰ.营养元素的含量及分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5年04期 |
2 |
刘世荣,李春阳;落叶松人工林养分循环过程与潜在地力衰退趋势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
3 |
杨玉盛,李振问,刘爱琴,张春能,邸道生;人工阔叶林取代格氏栲天然林后土壤肥力变化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3年05期 |
4 |
杨玉盛,邱仁辉,俞新妥,陈光水;不同栽杉代数林下植被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
5 |
潘建平,王华章,杨秀琴;落叶松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现状与进展[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
6 |
韩丽梅,王树起,鞠会艳,阎飞,李国权,阎吉昌;大豆根分泌物的鉴定及其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J];大豆科学;2000年02期 |
7 |
乐毅全,郑师章,周纪纶;凤眼莲根际细菌的趋化性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3期 |
8 |
赵大君,郑师章;无菌凤眼莲根分泌物组分分析[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
9 |
俞新妥,杨玉盛,何智英,马祥庆,吴擢溪,李振问;炼山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Ⅰ炼山初期林地水土流失的初步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
10 |
俞新妥,张其水;杉木连栽林地混交林土壤酶的分布特征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
|
|
|
|
|
1 |
曹健康;杨新虎;方乐金;;光皮桦杉木混交林效应研究初报[J];黄山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
2 |
陈楚莹,张家武,周崇莲,郑鸿元;改善杉木人工林的林地质量和提高生产力的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0年02期 |
3 |
冯宗炜,陈楚莹,张家武,曾士余,罗人深,陈文钊;一种高生产力和生态协调的亚热带针阔混交林——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的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1988年03期 |
4 |
陈小月;;桤木×杉木混交林生物量及分布格局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2009年01期 |
5 |
倪善庆;李晓储;蒋霖;吴民强;;杉木泡桐混交效益研究初报[J];林业实用技术;1983年08期 |
6 |
张鼎华,雷雄,黄耀坚,陈由强;杉木马尾松混交林和杉木纯林土壤酶的初步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
7 |
孙敏华,蒋妙定,周子贵,郑林水,郑从都;杉木柳杉混交林调查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1990年02期 |
8 |
刘春华;;杉木观光木混交林生长及生态效益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1期 |
9 |
王念奎;;毛竹混交林经营技术措施研究[J];林业勘察设计;2010年01期 |
10 |
施恭明;;杉木人工林培育研究进展[J];林业勘察设计;201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