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传统的泥沼——论朱熹义利观的再生意涵
【摘要】:正壹、前言朱熹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集理学之大成,被尊为第二个孔子。他的思想对中华民族产生了长久的、深刻的影响。其中,他的义利观对国人影响最深。朱熹义利观是在儒家传统义利观基础上进一步极端化,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这种义利观脱颖于它所生长的时代氛围, 成为宋以后在传统社会的思想领域中居于主导地位,支配、约束和规范人们行为的官方意识形态。它经雅文化和俗文化两个层面逐渐被神圣化,也被世俗化。这种义利观超越于基本人性和自我意识之上,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伦理道德中的行为准则束缚着人的自由发展,形成了一种隐固的民族心理定势。至今,其思维方式和价值尺度仍以某种形式的变形影响着中国人的现代生活。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社会结构转型时期,传统义利观势必接受时代洗礼,经现代辩证理性的光照,走出传统的泥沼,通过融汇创新, 重放异彩。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