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叶片细微冷却通道周边区域应力分析
【摘要】:提高军用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性能的关键是提高涡轮前燃气温度,涡轮前燃气温度受到材料和冷却技术的制约。探索新的高效冷却方法对于提高涡轮前燃气温度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别采用圆环和球壳模型,对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涡轮叶片新型冷却方法的泡沫多孔结构及细微冷却通道周边区域的应力进行具体的分析,对该结构的强度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的论证,为这一新型冷却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奠立结构强度分析的基础。
|
|
|
|
1 |
宋玉旺;余伟巍;朱剑;席平;;变壁厚涡轮叶片参数化设计[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8年03期 |
2 |
黄太平;涡轮叶片细微冷却通道周边区域应力分析[J];机电技术;2003年S1期 |
3 |
顾维藻,涂建平,刘文艳,王志峰,赵冬梅,盛荣昌,刘晓峰,凌劲如;涡轮叶片内冷却通道的流阻与换热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1995年03期 |
4 |
吴培远,朱金荣;WJ5A-1发动机一级涡轮动片折断分析[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1997年04期 |
5 |
郭淑芬,徐波;温度与转速对涡轮叶尖径向间隙的影响[J];推进技术;2000年04期 |
6 |
梁春华;;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先进风扇和压气机叶片综述[J];航空发动机;2006年03期 |
7 |
张大义;马艳红;洪杰;陈璐璐;;气流激励下叶片动力响应分析方法[J];航空动力学报;2009年07期 |
8 |
陈巍;杜发荣;李云清;;转子叶片连续碰摩状态识别[J];中国机械工程;2009年15期 |
9 |
周鸿儒;顾忠华;韩万金;刘占生;;带有热障涂层的涡轮叶片前缘气热耦合数值研究[J];汽轮机技术;2011年01期 |
10 |
孙振德,鲁启新;外物撞击损伤叶片的模拟试验方法[J];航空动力学报;1989年01期 |
11 |
尹晶,李清红;叶片非线性瞬态响应计算方法与参数选择[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
12 |
方昌德;“遄达”发动机的涡轮设计[J];民航经济与技术;1997年06期 |
13 |
胡晓煜;航空发动机的先进涡轮技术(上)[J];国际航空;1998年04期 |
14 |
张晓波,杨瑞,李其汉;航空发动机涡轮径向间隙设计方法研究[J];航空发动机;2004年02期 |
15 |
王晓锋;屠秋野;唐狄毅;蔡元虎;;涵道螺旋桨动力装置最优设计新方法的研究[J];推进技术;2005年06期 |
16 |
马利;张恒喜;续斌;解江;;航空发动机重要构件使用振动可靠性模糊评估[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6年11期 |
17 |
赵洪雷;王松涛;韩万金;冯国泰;;联合应用现代优化方法与S2流面计算进行多级涡轮的气动设计[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07年01期 |
18 |
赵洪雷;颜培刚;韩万金;冯国泰;;某型航空发动机涡轮多级气动优化设计[J];航空发动机;2007年03期 |
19 |
干鹏;任丽芸;李宇;刘火星;;涡轮叶片表面气膜出流的数值模拟[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08年04期 |
20 |
洪杰;张大义;陈璐璐;;气流激励下的叶片高周疲劳寿命研究的发展[J];航空动力学报;200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