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系纳米多层薄膜界面稳定性的理论分析
【摘要】:采用Martin动力学离散模型计算了一维情况下理想二元系纳米多层薄膜的浓度-深度分布,研究了扩散非对称性系数m’对多层薄膜界面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扩散非对称性系数m’逐渐减小,多层薄膜发生了互扩散,界面的浓度梯度逐渐减小,但是多层薄膜界面在扩散过程中逐渐由宽化变为平直。m’=0时,初始平直的界面随退火时间逐渐宽化。m’=-6时,初始平直的界面在扩散过程中保持平直,仅有一个原子层的宽度,并逐渐向一侧移动。m’=-2.5时多层薄膜界面的变化介于两者之间。界面由宽化向平直转变是由A、B两组元间相互作用力不同导致各自的扩散系数存在差异从而造成界面上两组元的扩散通量不同引起的。
|
|
|
|
1 |
王自东,胡汉起;单相合金凝固界面形态稳定非线性动力学理论[J];中国科学E辑;1997年02期 |
2 |
余同希;方管能量耗散装置的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1985年02期 |
3 |
蔡春芳;李全禄;;磁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理论分析[J];应用声学;2009年06期 |
4 |
刘立新,安阁英;枝晶粗化理论的实用化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87年10期 |
5 |
王光中;我国的文章缺乏创新性和理论分析[J];材料导报;2000年09期 |
6 |
曹保胜;董斌;何洋洋;;二元系纳米多层薄膜非线性互扩散研究[J];材料导报;2009年14期 |
7 |
宋宪斌;;带预弯角胶接件接点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J];粘接;1985年03期 |
8 |
潘冶,孙国雄;MnSb/Sb共晶复合材料与凝固界面稳定性[J];材料研究学报;1999年04期 |
9 |
甘国友,孙加林,陈敬超,陈永翀,严继康;固态置换反应的界面稳定性[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1年S1期 |
10 |
王松柏
,梅其志;三氧化二铝粒子在喷管喉部沉积变化规律的理论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1984年01期 |
11 |
连建设;Bernard BAUDELET;;超塑性材料断裂的理论分析[J];材料科学与工艺;1990年03期 |
12 |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7年总目次[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7年04期 |
13 |
李殿国,叶锐曾,吕反修,汤咏舫;细晶Al-MCrAlX复合涂层的制取方法和组织细化的理论分析[J];钢铁研究学报;1997年02期 |
14 |
廖海涛;张冶文;赫丽;李宏强;刘富强;陈鸿;;利用集总参数元件构造二维特异材料[J];自然科学进展;2006年05期 |
15 |
周祝林;杨云娣;;泡沫塑料夹层梁弯曲试验和理论分析[J];纤维复合材料;1991年01期 |
16 |
周祝林;;薄壁碳纤维复合材料方管性能理论分析[J];玻璃钢;1998年02期 |
17 |
蒲健,王敬丰,肖建中,甘章华,易回阳;深过冷Ni-P共晶合金凝固组织的形成和转变[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3年04期 |
18 |
李谋;李晓娜;林国强;张涛;董闯;闻立时;;脉冲偏压电弧离子镀Ti/TiN纳米多层薄膜的结构与硬度[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5年06期 |
19 |
;光学测试 材料光学性能测试与设备[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6年04期 |
20 |
王经伟;李芳;;PI基体上金属多层薄膜界面应力的有限元分析[J];山西建筑;2008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