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型压电复合材料研究现状与展望
【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1-3型压电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并从理论模型、制备工艺、功能相体系的选择及其特点与应用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最后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
|
|
1 |
王天宝;压电陶瓷的弹性在机电耦合中的主导作用[J];硅酸盐学报;1981年01期 |
2 |
周家光,李承恩,陈建和,王志超,卢永康;改性偏铌酸铅压电陶瓷高温特性及应用[J];无机材料学报;1996年02期 |
3 |
沈岸军;;压电陶瓷的高温氧化处理工艺及其对材料性能影响[J];江苏陶瓷;2006年04期 |
4 |
张有凤;贾德昌;周玉;孟庆昌;;LiTaO_3基压电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7年06期 |
5 |
卢长春;陈兰英;黄拔帆;;高频锆钛酸铅压电晶体片研制工艺总结[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76年05期 |
6 |
熊茂仁;董敦灼;陈旭明;赵子衷;;低温烧结的PZT-BF-BCW系压电陶瓷[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
7 |
李崇京;制备晶粒取向的压电陶瓷的新技术[J];压电与声光;1990年02期 |
8 |
高彦静,王健云;压电陶瓷表面酸性化学镀镍磷[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
9 |
李争彩;林书玉;;聚偏氟乙烯的性能以及和压电陶瓷的比较[J];菏泽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
10 |
褚祥诚;黄金锭;李思贤;李龙土;桂治轮;;多自由度多层压电陶瓷微操纵技术的理论模拟[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S1期 |
11 |
周振泽;高慧娟;王戈明;马世臻;董金文;张德;;柠檬酸盐法制备Na_(0.5)Bi_(0.5)TiO_3陶瓷粉体的工艺研究[J];佛山陶瓷;2009年04期 |
12 |
王镜和;装炉方式和研磨时间对压电陶瓷烧成的影响[J];电子元件与材料;1991年05期 |
13 |
江迎鸿;熊茂仁;陈旭明;;PZT-BF-SCN系压电陶瓷的烧结和电性能[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2期 |
14 |
秦孝保;压电陶瓷[J];安徽科技;1995年05期 |
15 |
蔡晓峰;压电陶瓷按式点火器的研制[J];佛山陶瓷;1998年02期 |
16 |
诸爱珍;添加剂对锆钛酸铅二元系压电陶瓷性能的影响[J];陶瓷科学与艺术;2004年04期 |
17 |
袁松梅;庄驰;刘强;;基于压电陶瓷的微粒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S2期 |
18 |
肖鸣山,牛绪先,张子清;Mn元素对(Pb,Nd)(Ti,Mn,In)O_3压电陶瓷性质的影响[J];压电与声光;1988年03期 |
19 |
江迎鸿;熊茂仁;陈旭明;;烧成和极化条件对PZT-BF-BCN系压电陶瓷电性能的影响[J];中国陶瓷;1992年05期 |
20 |
江向平,王海圣,黄敏,李龙珠,陈峰,吴坚强;四方相Bi_(1/2)Na_(1/2)TiO_3-BaTiO_3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J];中国陶瓷;200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