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超强酸为填料的纳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摘要】:正 自Wright等于1973年发现聚氧化乙烯(Polyethylene oxide,PEO)与碱金属盐的络合物具有离子导电性以来,PEO-LiX体系聚合物电解质即因其可能替代传统锂离子电池中的液体电解质,成为全固态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中的电解质材料而长期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在单纯的PEO-LiX聚合物电解质体系中添加各种无机填料得到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omposite polymer electrolyte,CPE)后,其离子电导率、电极(Li负极)界面稳定性能和力学性能性能均可得到适当改善。CPE中掺入的无机填料主要可以分为纳米氧化物
|
|
|
|
1 |
张鹏;李琳琳;何丹农;吴宇平;清水真;;锂离子电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研究进展[J];高分子学报;2011年02期 |
2 |
王丽君;潘春跃;冯庆;于典;;偶联剂改性SiO_2对PEO基电解质导电性能的影响[J];电源技术;2007年01期 |
3 |
张有文;李琪;乔庆东;;提高凝胶电解质电导率的最新研究进展[J];化工科技;2011年03期 |
4 |
武珊;用交流阻抗谱研究掺入分散第二相的β—氧化铝的电导率[J];天津大学学报;1985年03期 |
5 |
梁广川,陈玉如,吴厚政,刘文西;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电解质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1999年05期 |
6 |
毛立彩;吴锋;陈实;王芳;刘永;;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在镍氢电池中的应用[J];功能材料;2005年09期 |
7 |
蒋晶;高德淑;李朝晖;苏光耀;;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在双电层电容器中的应用[J];电池;2006年03期 |
8 |
韩改格;朱宝库;操建华;徐又一;;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VDF-HFP凝胶电解质膜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3期 |
9 |
巢猛;潘春跃;袁云兰;徐先华;戴潇燕;;低温共熔盐LiClO_4-LiNO_3-LiBr的制备与表征[J];电源技术;2006年01期 |
10 |
蒋晶;苏光耀;王毅;李朝晖;高德淑;王承位;;凝胶型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J];电源技术;2006年03期 |
11 |
胡拥军;陈白珍;李义兵;袁艳;;增塑型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解质[J];化工进展;2006年02期 |
12 |
凌志军;王莉;何向明;李建军;姜长印;万春荣;;锂离子电池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的最新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07年04期 |
13 |
张国庆;马莉;倪佩;陈雨婷;刘元刚;;增强型P(VDF-HFP)-PMMA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和性能[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
14 |
冯婷;吴锋;吴川;白莹;叶霖;;基于超支化聚醚的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
15 |
周明;郑益锋;曹悦;高凌;郭露村;;Co掺杂对Ce_(0.85)Y_(0.15)O_(2-δ)固体电解质材料性能的影响[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16 |
马平,翟玉春,李光强,肖飞,冀春霖;Sr_(0.69)La_(0.31)F_(2.31)+SrS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电性质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6期 |
17 |
吴显明,李新海,许名飞,张云河,何则强;锂离子固体电解质的研究回顾[J];电源技术;2003年S1期 |
18 |
马亚旗;赵力;王守军;;增塑剂DBP对PVDF-HFP聚合物膜性能的影响[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19 |
吴川;潘春花;吴锋;白莹;叶霖;冯增国;;锂离子电池聚氨酯型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J];功能材料;2007年10期 |
20 |
郑洪河;曲群婷;石静;徐仲榆;;无机固体电解质用于锂及锂离子蓄电池的研究进展Ⅱ玻璃态锂无机固体电解质[J];电源技术;2007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