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垣“5·29”局地强对流预报失误的思考
【摘要】:正2010年5月29日傍晚前后,位于新乡东南部的长垣县出现了雷雨大风、暴雨和冰雹等局地强对流天气。新乡气象台没有准确把握住这次强对流过程,造成了漏报失误。为了加深对东北冷涡造成的局地强对流过程的认识,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和NCEP全球最终分析资料(FNL)对这次预报不理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的原因主要是:(1)东北冷涡后部没有明显的横槽,高空一致的西北气流,低层没有发现切变线等影响系统,根据以往经验判断为晴好天气。
|
|
|
|
1 |
李云川;张迎新;崔粉娥;;两次东北冷涡天气异同的成因分析[J];气象;2008年12期 |
2 |
张立祥;李泽椿;;短波辐射对东北冷涡强对流影响的模拟分析[J];气象;2008年12期 |
3 |
梁棘;;几种典型强对流天气地面测报工作要点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
4 |
张丰启;东北冷涡特征及其关键区的计算机识别[J];气象;2001年09期 |
5 |
沈树勤;下垫面热力非均匀性及其对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影响的初步研究[J];气象;1991年08期 |
6 |
白人海,孙永罡;东北冷涡中尺度天气的背景分析[J];黑龙江气象;1997年03期 |
7 |
钟健;利用多普勒雷达浅析强对流天气内部流场分布[J];贵州气象;2002年05期 |
8 |
蒋尚城,杨向东,商树荣,顾雷;卫星多通道观测揭示的东北冷涡异常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
9 |
王令;1995年江西省气象台利用雷达回波制作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评述[J];江西气象科技;1996年03期 |
10 |
王笑芳,丁一汇;北京地区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方法的研究[J];大气科学;1994年02期 |
11 |
江玉华,丁明星,陈群,刘婷婷;重庆地区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统计特征[J];气象;2005年03期 |
12 |
孙力,安刚,廉毅,沈柏竹,唐晓玲;夏季东北冷涡持续性活动及其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的分析[J];气象学报;2000年06期 |
13 |
江功绪,黄运旺;一次桂中冰雹的分析[J];广西气象;1985年01期 |
14 |
孙力;东北冷涡持续活动的分析研究[J];大气科学;1997年03期 |
15 |
余良茂;1995、1996年出梅后至9月底我省强对流天气特点[J];浙江气象;1997年04期 |
16 |
李云川,田利庆,赵亚民;五台山及邻近地区强对流天气分析[J];气象;1999年09期 |
17 |
廖廓;周乐照;黄美金;;2007年4月1日福州市局地冰雹多普勒天气雷达分析[J];科技资讯;2007年26期 |
18 |
林滋新,侯建伟,刘春光,赵林平;青岛地区冰雹天气特征及其预报方法[J];海岸工程;1997年04期 |
19 |
王凌;北方出现沙尘暴或浮尘南方多局地强对流天气—1998年4月—[J];气象;1998年07期 |
20 |
王晓明,王新国,秦元明,高玉庄;东北冷涡暴雨的天气概念模型[J];吉林气象;200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