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韩贵甫李顺利  
【摘要】:正2010年7月17—19日驻马店市连续3天出现了系统性降水天气过程,但雨量分布不均,3天均有局地性的强降水出现。其中7月17日我市西部泌阳县的局部强降水比较突出,马谷田等5个乡镇超过100毫米,形成了山洪等灾害。据泌阳县救灾办统计,这次灾害造成大面积农田被淹,多处出现山体滑坡险情,有8座漫水桥被山洪冲毁,农作物受灾面积1500公顷,绝收90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400万元。影响这次连续3天的降水过程的主要原因是,首先这段时间内我市始终处在副热带高压588线外围边缘的西南气流里,稳定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金锡,陈焱;用ECMWF资料作江淮区域性暴雨落区预报的试验[J];气象;1994年09期
2 倪惠;1995年汛期吉林省第一场区域性暴雨天气分析[J];吉林气象;1996年01期
3 李姝霞,张宪芬,王永铎,喻谦花;开封市短期区域性暴雨分型预报方法[J];湖北气象;2003年03期
4 慕建利,刘引鸽,方建刚;一次区域性暴雨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徐大红,段荣,吴明辉;铜仁地区2004-06-23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贵州气象;2005年01期
6 段昌辉,李建芳,吴宇华;“8.17”宝鸡区域性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J];陕西气象;2001年04期
7 赵瑞,吴宪军;蒙古气旋区域性暴雨分析[J];吉林气象;2003年04期
8 乔全明,罗坚,范红军,欧阳小洋,费建芳;夏季中国东部区域性暴雨的统计分析[J];气象科学;1995年02期
9 王爱明,尹春光;1997年“8·8”暴雨成因分析[J];四川气象;1998年03期
10 王川;青藏高原东侧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陕西气象;2003年01期
11 吴宇华,段昌辉,梁新兰;陕西2002-06-08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陕西气象;2003年01期
12 彭云峰,樊白杰,李景占;2003-08-29平顶山区域性暴雨过程分析[J];河南气象;2004年02期
13 姚静;梁生俊;;陕西2007年7月19日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陕西气象;2008年06期
14 王振海,张存,方立清;1993年我省区域性暴雨的时空分布特点[J];河南气象;1994年01期
15 王宝霞,董金莲,杜海信;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吉林气象;1999年02期
16 李建芳,陈卫东,陈彦红;盛夏区域性暴雨预报业务系统[J];陕西气象;1994年04期
17 施能 ,程极益;长江下游梅雨期区域性暴雨形成的一些气象条件及短期预报方法[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81年01期
18 王铁岩,陆晓平;2003年8月5-6日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吉林气象;2004年01期
19 凌艺,黄明政,李斌,刘秀珍;青岛区域性低涡暴雨的气候特征及预报[J];气象;2005年05期
20 李改花;开封市区域性切变线暴雨预报方法[J];河南气象;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贵甫;李顺利;;2010年7月17—19日驻马店市降水过程分析[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秦成云;吴洪军;王永红;顾善齐;;淮安市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成因分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江苏省气象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新生;;2009年7月山西省两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邵末兰;张宁;岳阳;孟英杰;张萍萍;谢萍;;湖北省区域性暴雨灾害风险预估方法研究[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重大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赵栋;郭煜;钱鹏;吴琼;孔启亮;;2011年镇江市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A];第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段昌辉;吴宇华;;2003年秋季关中、陕南区域性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A];2004年全省气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宋海鸥;王永红;秦成云;禹继华;费宏为;卜连虹;;2007年7月淮河流域大降水分析和预报[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8 陈玉石;焦圣明;袁成松;王清楼;;用ECMWF数值预报产品做台风的中短期预报[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其预报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9 赵娜;;河北省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成因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天气预报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1年
10 何群;;2003年盛夏杭州机场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数值预报产品释用[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薄兆海;大连地区暴雨特征分析及春季典型区域性暴雨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樊利强;不同降水类型的典型个例观测对比分析及机理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8年
3 杜坤;多尺度资料在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4 王珏;暴雨天气诊断及潜势预报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5 马淑俊;拉萨市决策气象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文龙;中国西南低层大风与西南风低空急流活动的统计分析及惯性稳定性作用分析[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7 卢娟;京沈高速公路辽宁段灾害性天气气候特征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8 赵学华;海南岛江河流域面雨量预报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简放鹏;我市遭受区域性暴雨袭击[N];泸州日报;2010年
2 连线人 本报记者 姜永育;四川盆地出现区域性暴雨[N];中国气象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刘星;近期天气与2005年一样反常[N];四川日报;2011年
4 记者 李志峰;今夏重庆比往年热[N];重庆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张立;6月下旬 我市将出现区域性暴雨[N];成都日报;2007年
6 实习生 陈金艳记者 王芳;未来两天仍有雷电暴雨[N];江苏经济报;2007年
7 记者 孙楠 通讯员 邓国;全国台站将共享集合概率数值预报产品[N];中国气象报;2011年
8 通讯员 马跃琍;南京躲过内涝风险[N];中国气象报;2011年
9 记者 李静文;我市遭遇今年第一场“红色”暴雨[N];雅安日报;2010年
10 王龙 王建鹏 张黎;群芳不畏骄阳晒[N];中国气象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