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壳山核桃果实发育动态分析
【摘要】:以薄壳山核桃‘波尼'为试材,对其外观形态变化进行拍照记录并对带皮质量、去皮质量、带皮纵径、去皮纵径、带皮横径、去皮横径、带皮果形指数、去皮果形指数、仁质量、出仁率、外皮厚和壳厚等12个果实发育相关性状指标进行测定及相关性分析,明确其果实发育动态规律及性状指标相关性,为研究‘波尼'果实品质形成机理及生产栽培提供初步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果实具4条纵棱,成熟时外果皮4瓣开裂;果实发育前期外果皮光滑、含水量高,颜色为翠绿色;随着果实的发育,外果皮开始出现皱缩,含水量下降,颜色逐渐变黄,并且开始出现黑色的斑点;花后155 d时外种皮开始裂开并极容易脱落,至花后165 d时,树上多数果实已成熟脱落,残留在树上的果实成熟度相对较低。花后95~115 d所采样品,种仁为水状液体;花后125 d所采样品的种仁已基本变白;至花后145 d所采样品中果仁含油量很高,称量纸上留有油渍;花后145~165 d种仁饱满程度趋于稳定,但以花后145~155 d的饱满程度最佳。带皮质量、仁质量、出仁率、带皮纵径、去皮纵径、带皮横径、去皮横径、去皮果形指数等指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外种皮厚随果实发育逐渐增大,带皮果形指数随着果实发育持续减小,而壳厚先下降再上升;花后95~155 d是薄壳山核桃果实品质形成和积累的关键时期,尤其是花后105~155 d果实外部及内部形态等均发生迅速变化,说明此时期果实内部生理也变化迅速,果实在此时期迅速形成。果实发育多数性状间变化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性状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关系,可以从薄壳山核桃果实的果形指数及大小初步判断出仁率,即可以在不破坏果实的情况下初步判断品质。总之,花后145~155 d之间大部分性状,尤其是决定果实品质、外观的关键性状均达到最优。因此,花后145~155 d为‘波尼'在南京及周边地区的最佳采收期;此阶段后,若果实仍在树上,果实品质迅速下降,提醒果农在生产中应按照不同品种特性,选择合适采收时间以保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