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湿地植物光合特性研究
【摘要】:以矮蒲苇(Cortaderia selloana‘Pumila')、中华苔草(Carex chinensis)、路易斯安那鸢尾(Louisiana irises)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光响应测定的基础上,3种湿地植物的光合生理特征以及最大固碳增湿量,结果表明:矮蒲苇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显著强于路易斯安那鸢尾和中华苔草,其本身对光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同样,其固碳释水量等生态效益也优于其他两种。所以在选择湿地植物配置时,矮蒲苇作为湿地高固碳植物更能发挥其生态效益。
|
|
|
|
1 |
曹军胜,刘广全;油松光合特性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4期 |
2 |
程建萍;贾生海;丁林;;无纺布覆盖水平沟后对土壤水分和刺槐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2期 |
3 |
薛亮;;柠条育种中的抗性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上半月刊);2006年07期 |
4 |
田晶会,贺康宁,王百田,郭红,张卫强,尹婧;黄土半干旱区侧柏气体交换和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
5 |
曹世雄,冷平生,陈莉,陈源泉,高旺盛;黄土丘陵区穴衬膜造林技术[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6 |
田晶会,贺康宁,王百田,张卫强,尹婧;黄土半干旱区侧柏蒸腾作用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7 |
张国芳;王北洪;孟林;马智宏;;四种偃麦草光合特性日变化分析[J];草地学报;2005年04期 |
8 |
于云江,史培军,贺丽萍,刘家琼;风沙流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2年02期 |
9 |
刘金祥,李志芳;CO_2浓度增高对三裂叶蟛蜞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广西植物;2005年05期 |
10 |
王海珍,梁宗锁,韩蕊莲,韩路;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幼苗对土壤干旱的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J];植物研究;2005年03期 |
|
|
|
|
|
1 |
王静,程积民,万惠娥,方锋,布都会;黄土高原芨芨草光合与蒸腾作用的初步研究[J];草业学报;2003年06期 |
2 |
廖新俤,骆世明,吴银宝,汪植三;人工湿地植物筛选的研究[J];草业学报;2004年05期 |
3 |
付为国;李萍萍;卞新民;吴沿友;曹秋玉;;镇江北固山湿地芦苇光合日变化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6年03期 |
4 |
成水平,吴振斌,况琪军;人工湿地植物研究[J];湖泊科学;2002年02期 |
5 |
王圣瑞,年跃刚,侯文华,金相灿;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J];湖泊科学;2004年01期 |
6 |
白晓慧,王宝贞,余敏,聂梅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应用[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
7 |
葛滢,王晓月,常杰;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中植物净化能力比较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99年06期 |
8 |
黄娟;王世和;雒维国;鄢璐;钟秋爽;;植物光合特性及其对湿地DO分布、净化效果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11期 |
9 |
张雨葵;杨扬;刘涛;;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及湿地植物对污染河水的净化能力[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5期 |
10 |
陈模舜,柯世省,倪琼琼;田间珊瑚树净光合速率及生态因子的日变化[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