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药诱导愈伤组织的初步研究
【摘要】:以牡丹品种‘凤丹'的花药为外植体,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从花药不同发育时期诱导愈伤组织出发,在确定合适激素配比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蔗糖浓度、4℃处理不同时间等方面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花药在单核中期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到45.8%;花药诱导愈伤组织合适的激素组合为MS+2,4-D2.0mg·L~(-1)+6-BA1.5mg·L~(-1)+NAA1.0mg·L~(-1);在蔗糖浓度为6%时愈伤组织诱导率达最高的49.3%;花药在4℃条件下处理8d,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达到最高的50.8%,本试验为提高牡丹花药诱导愈伤组织诱导效率奠定基础。
|
|
|
|
1 |
王延玲,丰震,赵兰勇,吴祥春,王文莉;仙客来花药培养外植体消毒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4年04期 |
2 |
曹晓燕,王喆之,赵银萍;毛刺槐花药培养及再生植株的获得[J];西北植物学报;2003年03期 |
3 |
邹金美,张国广,潘一山;羽衣甘蓝花药培养技术体系的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4 |
王立浩,张宝玺,郭家珍,杨桂梅,堵玫珍;辣椒花药培养中若干影响因素的研究[J];园艺学报;2004年02期 |
5 |
杜令阁,侯艳华,常维春,李安生,邵启全,傅志明,陈泽光,杨振棠;人参花粉植株的诱导及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J];中国科学B辑;1987年01期 |
6 |
宋明,汤青林,邹建,李渝,刘荣;不同因素对观赏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7 |
陈怡平,丁兰,赵敏桂;用紫斑牡丹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
8 |
杜令阁;侯艳华;吕永兴;常维春;杨振棠;陈泽光;张增明;刘志东;;人参花药培养中再生植株的诱导[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3年06期 |
9 |
王延玲;丰震;赵兰勇;陈云英;刁兴才;;基因型、低温预处理对仙客来花药培养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6年03期 |
10 |
任琛;侯佩;邓骛远;李松茂;徐莺;罗言云;;麻疯树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初步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
|
|
|
|
1 |
武剑,龚义勤,柳李旺,董艳荣;十字花科蔬菜花粉植株诱导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0年06期 |
2 |
叶兴国,王连铮;大豆花药培养研究进展[J];大豆科学;1995年04期 |
3 |
陈银全,沈汉清,柯日方;水稻花培育种研究及新进展[J];福建农业学报;1997年02期 |
4 |
魏瑛,张俊莲,张志豪;不同培养基对西瓜外植体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J];甘肃农业科技;1999年09期 |
5 |
杜令阁,侯艳华,常维春,李安生,邵启全,傅志明,陈泽光,杨振棠;人参花粉植株的诱导及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J];中国科学B辑;1987年01期 |
6 |
李建安,胡芳名,谭晓风,杨伟;花药(花粉)培养及其在经济林品种改良中的应用[J];经济林研究;2002年04期 |
7 |
王震星,刘贵仁,杨恩芹,严仁玲,张磊;金丝小枣花药培养及染色体倍性的观察[J];落叶果树;1996年02期 |
8 |
余义和;李桂荣;王新娟;刘宇;;蔗糖和硼酸浓度对金光杏梅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J];山西果树;2006年04期 |
9 |
庄军平,巩振辉,苏菁;温度对辣椒花药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01年02期 |
10 |
严红,胡尚连,李文雄,佟德,桂明珠;硼对小麦生殖器官形态及解剖结构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2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