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光合影响因子的研究
【摘要】:以普通核桃‘清香’等为试材,利用 CI-301PS 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影响普通核桃光合作用的因子。结果表明:影响普通核桃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的主要因子依次是胞间 CO_2浓度、叶温、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影响普通核桃净光合速率季节变化的主要因子依次是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胞间 CO_2浓度、叶温、叶绿素活性。不同品种间净光合速率差异显著。
|
|
|
|
1 |
张志华,高仪,王文江,郗荣庭;核桃光合特性的研究[J];园艺学报;1993年04期 |
2 |
杨建民,王中英;短枝型与普通型苹果叶片光合特性比较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4年04期 |
3 |
张盹明,王继和,马全林,吴春荣;干旱沙区2种梨树光合特性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1年01期 |
4 |
文晓鹏,罗充,樊卫国,杨胜学,李磊;板栗光合生理研究──Ⅰ.板栗品种的光合性能及影响因子[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1994年02期 |
5 |
张国良,安连荣,代焕琴,王海光,柴晓波;柿幼树光合特性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6 |
兰彦平,李雪英;核桃光合特性与座果率关系的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7 |
刘鹏,刘庆忠,赵红军,杨润,孙清荣;核桃光合作用特性的初步研究[J];落叶果树;2003年04期 |
8 |
马钦彦,蔺琛,韩海荣,陈遐林,曹文强,王治中,王占勤,张葆祥;山西太岳山核桃楸光合特性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
9 |
林金科;茶树光合作用的年变化[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
10 |
魏书銮, 于继洲,宣有林, 李登科;核桃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关系的研究[J];北京农业科学;1994年05期 |
|
|
|
|
|
1 |
朱秀珍,余厚敏,丁士林;树冠光照分布对砂子早生桃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
2 |
马志波,马钦彦,韩海荣,陈遐林;北京地区6种落叶阔叶树光合特性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
3 |
朱教君;康宏樟;李智辉;;不同水分胁迫方式对沙地樟子松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
4 |
吴家兵;关德新;张弥;韩士杰;于贵瑞;孙晓敏;;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碳收支特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
5 |
贾月慧,金文林,张颖,李庆;红小豆不同品种养分效率的差异及其机理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
6 |
李玲,肖润林,莫继荣;赣中南柑橘果实生长发育规律与栽培技术关系[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8年04期 |
7 |
胡仕碧,赵强;巨峰葡萄开花前至落果期~(14)C—光合产物的运转分配及与落花落果的关系[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8 |
杨建民,张林平,张国良,黄文玉;大石早生李幼树光合特性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
9 |
刘桂林,梁海永,刘兴菊;国槐光合特性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10 |
王红霞,张志华,玄立春;果树光合作用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S1期 |
|
|
|
|
|
1 |
林河通;;橄榄果实冷藏期间失重影响因素的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
2 |
刘鹏;刘庆忠;赵红军;孙清荣;王凤才;;新疆核桃光合作用特性的初步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
3 |
樊宪伟;张霞;张虎平;翟秋喜;;萌芽期壶瓶枣枝条内矿质养分含量的分析[A];第三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
4 |
于继洲;李登科;秦国新;杜方;;枣树气孔变化规律研究[A];第三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
5 |
刘鹏;刘庆忠;赵红军;孙清荣;王凤才;;日本栗光合特性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
6 |
王金政;单守明;张安宁;;适宜于设施栽培三个杏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A];全国第二次设施果树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
7 |
张文锦;梁月荣;张方舟;陈常颂;张应根;陈荣冰;;夏暑乌龙茶遮荫生理效应的研究[A];中国茶叶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
8 |
施建敏;杨光耀;郭起荣;;毛竹光合作用动态[A];中国林学会首届竹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
|
|
|
|
|
1 |
陈勤,李磊珂,吴耀;核桃仁的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2 |
胡睦荫;蔡庭付;吴夏华;吴家森;蔡青云;;工厂化容器育苗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4期 |
3 |
刘勇,朱学存;兴安落叶松容器苗化学剪根效果与根生长潜力测定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
4 |
丁平海;郗荣庭;李金空;;核桃愈伤组织形成条件及形成部位的解剖观察[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
5 |
金洁,骆耀平;茶树光合作用研究进展[J];茶叶科学技术;2002年01期 |
6 |
李继承,李玉文,葛剑平,王凤友,刘传照,迟颖春,张春友,王秉术;红松容器苗的培育技术[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7 |
游水生,王海为,廖祖辉;锥栗1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8 |
高清华,段可,甘霖,张大福;我国核桃繁殖技术研究进展[J];果树学报;2000年03期 |
9 |
余光英,胡国珍,龙秀琴,林泽信,陈晓春;核桃优株实生子代遗传性状的研究[J];贵州林业科技;1995年03期 |
10 |
张建成,张晓伟;核桃试管苗生根培养的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5年04期 |
|
|
|
|
|
1 |
武晓丹;金哲雄;;核桃仁的研究进展[A];第一届全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
|
|
|
|
|
1 |
李静怡,张志毅;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光合特性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
2 |
李芳东,傅大立,王保平;桐麦间作系统小麦光合生理适应性规律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
3 |
冯金朝,江天然,刘新民;C_3和C_4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J];西北植物学报;1997年06期 |
4 |
王继和,张盹明,吴春荣,马全林;金冠、毛里斯、新红星苹果光合特性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0年05期 |
5 |
张国良,玉文凤,杨建民,张林平;骆驼黄杏幼树的光合特性[J];果树学报;1999年03期 |
6 |
李保国,王永蕙;果树光合作用研究进展[J];河北林果研究;1990年03期 |
7 |
马书荣,阎秀峰,陈伯林,祖元刚;遮光条件下裂叶沙参和泡沙参气孔行为的对比研究[J];木本植物研究;2000年01期 |
8 |
林金科,赖明志,詹梓金;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对生态因子的响应[J];生态学报;2000年03期 |
9 |
曹铁森,许明宪,王维友,孙炳玲;水分胁迫对梨幼树叶水势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1期 |
10 |
牟云官,李宪利;几种落叶果树光合特性的探索[J];园艺学报;198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