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邹学校,何青;我国辣椒雄性不育机理与应用研究进展[J];辣椒杂志;2004年02期 |
2 |
李德超;辣椒雄性不育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种子科技;1995年02期 |
3 |
戴祖云,徐继萍,祁家保,洪阳,李泽龙;辣椒雄性不育三系配套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1996年02期 |
4 |
张子学,何华奇,王烨;辣椒雄性不育初探[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
5 |
S.矢泽,H.米田,M.细川,戴离安;辣椒新雄性不育系P-MS的选育[J];辣椒杂志;2003年02期 |
6 |
邹学校,周群初,戴雄泽,马艳青,李雪峰,张竹青,刘荣云,陈文超;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新品种‘湘研14号’[J];园艺学报;2001年03期 |
7 |
沈火林,石正强;利用雄性不育选育辣椒新品种农大082[J];中国蔬菜;2005年Z1期 |
8 |
常彩涛,孙振久,刘文明,井立军,王鸣;辣椒雄性不育系及三系配套的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00年02期 |
9 |
沈火林;辣椒雄性不育稳定性对杂种种子纯度影响的研究[J];北方园艺;2005年01期 |
10 |
尚宏芹,刘建萍,高昌勇;辣椒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J];长江蔬菜;2005年01期 |
11 |
唐冬英,邹学校,刘志敏;辣椒雄性不育的研究和利用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02年04期 |
12 |
王建军;彭婧;巩振辉;黄炜;李大伟;逯明辉;陈儒钢;;辣椒新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材料H9A不育机理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
13 |
唐冬英,邹学校,刘志敏;辣椒雄性不育的研究和利用进展[J];辣椒杂志;2001年01期 |
14 |
戴雄泽,唐冬英,邹学校;辣椒雄性不育与花蕾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关系[J];辣椒杂志;2004年01期 |
15 |
逯红栋;巩振辉;黄炜;李大伟;赵尊练;;9个辣椒雄性不育材料花蕾生理生化特性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6年04期 |
16 |
李莹莹,魏佑营,张瑞华;辣椒(Capsicum annuum L.)雄性不育生理生化机制研究进展与展望[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17 |
邹学校,周群初,戴雄泽,马艳青,李雪峰,张竹青,刘荣云,陈文超;辣椒三系雄性不育组合湘研14号的选育[J];辣椒杂志;2001年01期 |
18 |
王恒明,王得元,李颖,郭汉权;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三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03年05期 |
19 |
王恒明,李颖,王得元,郭汉权;大果型辣椒雄性不育系4556A的选育[J];广东农业科学;2004年05期 |
20 |
;《辣椒杂志》2004年度总目录[J];辣椒杂志;200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