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苏胜举;;出口切花菊生产技术[J];新农业;2009年08期 |
2 |
苏军;从几个生理指标探讨不同发育程度切花菊耐藏性的差异[J];亚热带植物科学;1991年02期 |
3 |
;不同药剂对切花菊的保鲜效果[J];河南林业科技;1995年01期 |
4 |
吴建设,曾惠兰,黄敏玲,林兵,杨朝阳,叶贻源,叶秀仙;切花菊花期控制与优质栽培技术[J];福建果树;2003年04期 |
5 |
唐岱,熊济华,王仕玉;切花菊育种问题探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
6 |
苏君伟,杨迎东,屈连伟;切花菊“神马”母苗栽培管理技术[J];辽宁农业科学;2005年03期 |
7 |
李新;王庆蒙;王明;;切花菊大棚周年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10年10期 |
8 |
张彦娟;日本切花菊病虫害发生与防治[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3年06期 |
9 |
郭维明,曾武清,陈发棣;乙烯对切花菊衰老的调节[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10 |
赵兰勇,刘振宇;切花菊种苗脱毒及病毒检测技术研究[J];中国园林;2001年04期 |
11 |
徐品三,毕晓颖,安利佳;日本切花菊生产和需求现状[J];世界农业;2002年10期 |
12 |
;我国切花菊生产现状分析[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8年10期 |
13 |
杨薇;广州地区切花菊周年生产技术[J];广东园林;1994年03期 |
14 |
郭维明,章志红,房伟民;6-BA对切花菊瓶插期间生理效应的调节[J];园艺学报;1997年04期 |
15 |
徐丽娟,曲善珊,王采兰,马淑丽;切花菊快速繁殖的研究[J];莱阳农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
16 |
苏军,孙自然;BITC对切花菊的保鲜效应[J];福建热作科技;1990年04期 |
17 |
苏军,孙自然,于梁,周山涛;预处理对切花菊贮藏中含糖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J];园艺学报;1991年01期 |
18 |
陈菁瑛,杨辉,范国成,陈景耀;罗源、厦门切花菊病毒血清学的初步检测和脱毒技术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1998年04期 |
19 |
李久进;马赞留;;出口切花菊设施栽培技术的应用[J];农业科技通讯;2009年12期 |
20 |
张玉昌;戴金玲;张强;;如何利用温室栽培年宵切花菊[J];中国花卉园艺;2005年2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