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刘向东陈启锋林光霖潘润森李维明马茜  
【摘要】:选用三份水稻多胚材料(PM13、PJ5-1和PM14)进行激素浸种和喷穗试验。结果表明,激素浸种和喷穗对水稻多胚苗频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以5ppm2.4-D和10ppm、20ppm6-BA的浸种提高了多胚苗频率,但对不同材料(基因型)的影响程度有差异,其中PJ5-1的提高程度达显著水准, PM14则不显著,20ppm2.4-D处理的多胚苗频率显著下降,材料间没有差异.2、激素喷穗的以单独喷5、20ppm6-BA和混合喷5ppm2.4-D+20ppm6-BA、20ppm2.4-D+20ppm6-RA、10ppm2.4 -D+20ppm6-BA效果为好,提高程度均达到显著水淮,此外,5ppm6-BA和Sppm2.4-D+ 20ppm6-BA处理的不定胚频率提高也达极显著水准。说明激素水平与不定胚的发育有密切的关系。激素喷穗还诱导出孤雌生殖,其频率高达11%。证实了多胚现象与无融合生殖之间是有显著的相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春岩;宋宪军;郑向辉;;水稻本田管理技术措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年08期
2 张琳琳;叶清青;许佳斌;吴贻嘉;;水稻巨大胚突变体籽粒灌浆特性(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1年05期
3 姚清国;李晓芹;李晓兵;段书德;;水稻OsOle1基因的克隆及其遗传转化(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1年06期
4 姚清国;李晓芹;李小兵;韩爱云;;水稻水通道蛋白OsPIP2-6的亚细胞定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5 张翼飞;;水稻本田栽培的几项技术措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年07期
6 宋俊华;;盖茨基金为金水稻研究投资1030万美元[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1年06期
7 谢元生;兰淑华;刘放义;曾凡礼;谢军保;;水稻配方肥效试验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年10期
8 郭彦;杨洪双;梁明;;紫外线照射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9 马春旺;李丽华;;水稻塑盘育秧节本增效高产栽培[J];云南农业;2011年06期
10 吴茜;孔茹钰;;转基因水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国环境管理丛书;2011年02期
11 丁文君;于文辉;白来富;;水稻化学除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水田除草的建议[J];吉林农业;2011年07期
12 何贵良;;水稻抽穗结实期的田间管理措施[J];云南农业;2011年07期
13 巢素珍;;水稻中连锁不平衡的研究进展[J];科技经济市场;2011年06期
14 曾海泉;叶永青;王日芳;胡庭平;罗华峰;黄兰芬;陈怀机;林健康;;水稻不同插植方式对比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15 于文辉;丁文君;白来富;;浅谈水稻的营养与施肥[J];吉林农业;2011年06期
16 付久才;;水稻直播栽培技术[J];北方水稻;2011年03期
17 ;水稻、芹菜、番茄轮作效益好[J];农家之友;2011年07期
18 钱明;汤勇;陈勇;陈艽;;颗粒碳铵用作水稻促花肥和保花肥的效应[J];上海农业科技;2011年04期
19 时本东;牛孝臣;;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年08期
20 李志敏;;水稻“三肥”及其施用技巧[J];农民致富之友;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顺;萧浪涛;刘清;张雪芹;童建华;沈革志;欧阳龙丹;;水稻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A];2005年全国植物生长物质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段俊;张伟;刘夏;张美;符稳群;吴克强;;水稻组蛋白脱乙酰化酶基因的功能初探[A];全国植物分子育种研讨会摘要集[C];2009年
3 徐志平;潘云枫;王国金;侯建坤;;水稻种传病害发生规律及其控制技术[A];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宋平;曹显祖;梁建生;吴永宏;;水稻幼芽膜上GAs专一结合位点研究初报[A];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C];1993年
5 廖金凤;;海南省水稻中微量元素含量[A];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全国微量元素研究和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赵建华;王应;贺存;罗效良;;水稻长效专用肥试验示范效果[A];第五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启发;;中国科学家阐明BoroⅡ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的分子机理[A];第二届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发掘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传平;李芳柏;刘新铭;王世华;;叶面施用两种硅溶胶抑制水稻籽粒Cd吸收及其机理研究[A];第四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瑛;宣红;佘德红;吴跃进;;水稻种子高温高湿人工加速老化实验方法研究[A];200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刘华林;吕亮;张舒;丁振华;董金梅;文佳;牛林;;水稻抗性品种对褐飞虱自然诱发抗性的研究[A];华中昆虫研究(第6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郎有忠;水稻高产株型有关重要性状的产量生理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2 祁碧菽;水稻Ca~(2+)/H~+反向转运体OsCAX3的功能、表达特性及调控序列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刘洪家;水稻不定根发生基因ARL1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4 程玉祥;水稻NADP-苹果酸酶与逆境关系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姚凤梅;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5年
6 李永夫;水稻适应低磷胁迫的营养生理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刘红艳;水稻水孔蛋白与钾通道协同调控及参与种子萌发[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年
8 刘学群;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候选基因的筛选与恢复基因的精细定位[D];武汉大学;2004年
9 陈学峰;水稻杂种与亲本之间差异表达基因的分离克隆及表达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段远霖;三个水稻生殖发育突变体的形态学观察、遗传分析及有关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宪梅;水稻若干形态、生理指标与品种抗旱性关系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3年
2 方军;转HVA1基因水稻的鉴定及其快繁殖体系的建立[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3 俞伟伟;水稻半不育性的遗传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4 吴桂成;水稻超高产栽培途径的初步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5 郝文媛;水稻高效受体系统的建立及两种遗传转化方法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3年
6 魏峰;水稻剑叶主要光合参数衰退进程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7 韦海宏;水稻RNPR1基因的功能鉴定[D];广西大学;2003年
8 樊叶杨;水稻矮秆基因d62(t)的精细定位[D];浙江大学;2004年
9 赵艳红;水稻化感种质鉴定与化感特性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10 黄志华;水稻基因组中的假基因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树槐;水稻中后期管理技术[N];巴中日报;2005年
2 杞天禹;水稻缺水干旱补救措施[N];楚雄日报(汉);2005年
3 赵衍波;水稻协会:引领农民增收[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4 林南云;水稻巧管增蘖[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5年
5 陈福清;水稻定量施肥技术[N];连云港日报;2005年
6 记者 田莉;当前水稻重防颈瘟[N];眉山日报;2005年
7 鸿飞;金色水稻 金色希望[N];农民日报;2000年
8 钟浓;水稻栽秧8种先进方法[N];农资导报;2005年
9 余宏章;施好水稻“三肥”[N];农资导报;2005年
10 张海树;水稻杂糯间栽要点[N];四川科技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