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花米草种群扩散动态模拟研究
【摘要】:1997年为配合浦东国际机场选址东移,实施了“浦东国际机场东移和九段沙生态工程”, 在九段沙的中沙种植了40 hm2芦苇和50 hm2互花米草,在下沙种植了50hm2互花米草。目前,互花米草已在中沙和下沙形成了大面积的高密度单优群落。植物群落的动态是植物群落学的中心问题之一,包括更新、波动、演替、进化等主要内容。空间格局对种群和群落的动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种群空间格局和群落空间结构是群落中各种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关于群落动态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经验模型主要有四种:镶嵌循环模型、随意游走模型、同资源种团比例模型、空间抢先占有模型。九段沙是长江口快速发育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 受人为干扰很少,是研究外来种互花米草与土著种芦苇种群和群落动态的理想区域。本项研究在对九段沙引种芦苇和互花米草7年来种群扩散格局的遥感影像和现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细胞自动机模型(Cellular Automata,简称CA)深入研究互花米草与芦苇种群扩散的空间格局和生态学过程及其相互关系。本研究开发的CA模型结合了3S技术,通过对已有研究资料的分析,设置不同种群扩散速率,应用基于Conway生命游戏规则模拟物种间的扩散和竞争。使用遥感影像解译后设置的特定灰度值来定义滩涂植物不同的生态位(不同的高程)和上海地区滩涂植被演替规律。通过对九段沙芦苇和互花米草种群扩散的模拟结果与其遥感影像解译和现场调查的实际结果对比,表明:(1)本研究开发的CA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芦苇和互花米草种群扩散的格局和趋势,进而预测九段沙滩涂植物群落的动态;(2)九段沙芦苇和互花米草种群扩散动态基本符合空间抢先占有的经验模型,可以应用该模型深入研究外来物种空间扩散格局与生态学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3)模型的建立能够为外来物种控制与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
|
|
|
1 |
黄华梅;张利权;;上海九段沙互花米草种群动态遥感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07年01期 |
2 |
缪勇,邹运鼎,孙善教,刘家成,孟庆雷,叶成瑞;棉田捕食性天敌群落动态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11期 |
3 |
郭海燕,曾宗永,吴鹏飞,曾涛,蔡红霞;川西平原农田啮齿动物群落动态:趋势和周期性[J];兽类学报;2003年02期 |
4 |
曾宗永;北美CHIHUAHUAN荒漠啮齿动物群落动态 IV.群落变量的模拟(英文)[J];兽类学报;1999年02期 |
5 |
董文广;赵惠燕;;白水地区套袋苹果园昆虫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4期 |
6 |
刘新民,刘永江,乌宁,郭砺;内蒙古典型草原金龟总科昆虫幼虫群落动态及对放牧的响应[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
7 |
邹运鼎,毕守东,周夏芝,李磊,高彩球,丁程成;桃园害虫及天敌群落动态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05期 |
8 |
刘桂林;周昌清;庞虹;;鹤山丘陵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昆虫群落的动态[J];环境昆虫学报;2008年01期 |
9 |
谢宗强,陈伟烈;三峡库区残存的常绿阔叶林及其意义[J];植物生态学报;1998年05期 |
10 |
周灿芳;植物群落动态研究进展[J];生态科学;2000年02期 |
11 |
周淑荣;张大勇;;群落生态学的中性理论[J];植物生态学报;2006年05期 |
12 |
李春光;关瑞峰;黄鹏;郑珊;徐金汉;;幼龄龙眼果园昆虫群落结构及其动态[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
13 |
王庆贵;邢亚娟;;黑龙江省东部山区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J];植物研究;2007年01期 |
14 |
常弘;廖宝文;粟娟;张国萍;管伟;;2005~2009年广州南沙湿地鸟类的群落结构及数量动态[J];四川动物;2011年01期 |
15 |
陈寅山;许友勤;;闽江口梅花港潮间带蟹类动物群落生态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4期 |
16 |
曾宗永;北美CHIHUAHUAN荒漠啮齿动物群落动态Ⅰ.年间变动和趋势[J];兽类学报;1994年01期 |
17 |
高贤明,马克平,陈灵芝;暖温带若干落叶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群落动态的关系[J];植物生态学报;2001年03期 |
18 |
邢德峰;任南琪;宋佳秀;曲敏;徐香玲;;不同16SrDNA靶序列对DGGE分析活性污泥群落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6年07期 |
19 |
任南琪;赵阳国;高崇洋;王爱杰;;TRFLP在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动态分析中的应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
20 |
田世广;张金屯;张钦弟;张斌;苏日古嘎;;庞泉沟地区山地杨桦林优势种种群格局与动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