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慈云树,刘咏霖;JL─Ⅰ型扫描显像仪的研究及应用[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94年03期 |
2 |
李宏云;宋顾周;张占宏;韩长才;马继明;黑东炜;;用于辐射源针孔成像的计算机辅助准直系统[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9年06期 |
3 |
孟武;核径迹密码技术[J];核技术;1985年04期 |
4 |
严玉顺,何向明,张泉荣;防伪技术的新突破——核径迹防伪技术[J];物理;1999年05期 |
5 |
向长金,沈文德;核径迹微孔滤膜的制备[J];核技术;1985年04期 |
6 |
王玉兰,郭士伦,骆亿生;核径迹参数自动测量系统及其应用[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1994年00期 |
7 |
崔浣华,王世成,吴日升,刘炜,王学利,许小峰,杨振军;核径迹微孔滤膜的制备及其在水样分析中的应用[J];核技术;1985年04期 |
8 |
弟宇鸣,韩峰,李天柁,肖刚;一个核径迹图像自动分析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0年05期 |
9 |
徐桂凤,毕明光,张炯;利用小型回旋加速器研制核微孔滤膜[J];核技术;1988年09期 |
10 |
过惠平;姚红伟;叶红兵;邓福威;;基于流域算法的重叠核径迹图像分割方法研究[J];核科学与工程;2007年03期 |
11 |
鲁祖惠,陈冬荣,王玉金,李友明,胥爱军,冀勇;用CR-39探测油气构造的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1993年01期 |
12 |
胡炼;刘存兄;倪邦发;田伟之;王平生;黄东辉;张贵英;肖才锦;吕鹏;;核径迹蚀刻形成材料渐变折射率表面的简单模型[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8年06期 |
13 |
黄荣庆,蒋兴村,李金国,刘宗贤,顾瑞琦,李群;在生物堆试验中用塑料核径迹探测器作高游离宇宙线重核的辐射生物学研究[J];核技术;1991年07期 |
14 |
蔡勖,钱婉燕,王晓荣,杨纯斌,殷中宝,周代翠;EMU-01国际合作实验的计算机辅助核径迹图像分析[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96年02期 |
15 |
王玉兰;徐世平;;核径迹二甲基甲酰胺溶液敏化特性、机理及新现象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8年06期 |
16 |
潘佚;毛万冲;;基于数学形态学算法的固体核径迹点自动计数系统的软件设计[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
17 |
李长林,孙友梅;智能径迹膜[J];核技术;1996年10期 |
18 |
刘存兄;胡炼;倪邦发;樊启文;肖才锦;王平生;张贵英;黄东辉;吕鹏;聂鹏;田伟之;;用~(32)S离子辐照法研究聚酯膜在红外光区的抗反射性能[J];同位素;2009年03期 |
19 |
程玉麟,林俊英,郑里平,郝秀红;核径迹探测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J];核技术;1991年07期 |
20 |
杨衍明;最新的数据获取系统——快总线标准[J];原子核物理评论;1984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