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陈毅俊朱建善高玉平  
【摘要】:正我们通过检测乳腺癌中bc1—2、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探讨其与组织学分级、预后及相互关系.一、材料与方法59例乳腺癌患者标本选自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1994—1996年手术存档蜡块,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松涛;邵雪峰;范波;金晓华;;增殖细胞核抗原和P27蛋白在肾癌中的相关研究[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1年03期
2 李鹏;张亚;;人脑胶质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病理分级和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赵宏贤;徐富翠;王巧稚;徐炝;陈霞;;DNA去甲基化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调节[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32期
4 万慧颖;徐敏燕;;皮肤混合瘤中生存素、转化生长因子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意义[J];四川医学;2011年07期
5 刘芳;房青;关劼;李红艳;徐波;;胃癌前病变组织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p53蛋白的表达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1年04期
6 王艳;刘杰;李乐静;王晓红;白淑平;;VEGF、P53、PCNA、MVD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年07期
7 马丽丽;岳麓;邱文生;;PCNA与AgNOR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关系的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12期
8 陈日萍;高明;蔡冬苗;顾刘金;陈爱君;杨校华;陈彤;吴南翔;;精喹禾灵亚慢性经口暴露对雄性大鼠的生殖毒性研究[J];毒理学杂志;2011年03期
9 陈红漫;;BCL-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在绝经后子宫肌瘤病因学中的作用(综述)[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1年03期
10 王兰;张永东;梁涛;罗雁;郭红云;张晓文;;独一味胶囊对大鼠动脉管壁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J];癌变·畸变·突变;2011年04期
11 郑勇;高绪锋;张松涛;张守永;黄新明;陈生;;p53、Bcl-2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实用癌症杂志;2011年04期
12 余俚瑶;张庆华;;姜黄素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机制[J];肿瘤防治研究;2011年08期
13 沈阳;王坤;齐向明;吴永贵;;白芍总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巨噬细胞浸润及增殖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1年06期
14 史璐;陈新明;陈智;熊世春;李原;;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Caveolin-1、PCNA的表达及意义[J];口腔医学研究;2011年07期
15 陈昀贇;刘子泉;王天辉;王德刚;徐传香;张娜;刘晓海;刘洪涛;;力竭运动致大鼠心肌组织损伤后p53蛋白表达变化[J];中国职业医学;2011年03期
16 郑晓霞;张宁;郭伟男;翟雨佳;李梦轩;苏军领;;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疑难病杂志;2011年07期
17 徐雅娟;金志威;隋春波;;p53蛋白在颊黏膜下纤维性变及其癌变组织中的表达[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13期
18 田莉;辛娟;;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年10期
19 李延辉;夏明汗;康举龄;谢敏如;马少康;;HSP70和P53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年13期
20 张品南;杨小敏;刘翠;郭群;吴成亮;金茹;;早期胃癌细胞凋亡与增殖活性的研究[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毅俊;朱建善;高玉平;;Bc1-2,p53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意义[A];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生物医学体视学和军事病理学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2 王晓东;陈永平;;增殖细胞核抗原的特性及其应用[A];2006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朱慧民;金国健;林福禧;;赤芍对家兔血管内膜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影响[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老年病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4 曾健滢;李英;潘家强;唐兆新;郭铭生;李鹏飞;;静脉注射纤维素颗粒诱发肉鸡肺动脉高压综合征过程中肺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圣明;李香群;芦志红;刘加强;姜红心;;中药露蜂房提取物对红白血病小鼠脾增殖细胞核抗原影响的研究[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6 位全芳;杨劲;曾益军;周虎传;;重组人PCNA突变体的克隆与稳定表达[A];第九届西南三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凯明;张大雷;米玉玲;布同良;曾卫东;张才乔;;精原细胞增殖的激素和营养调控及其机理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邱明昕;陈烨;;特重度烧伤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9 李双;朱长虹;;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及卵泡刺激素对卵巢粘液性囊腺癌原代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A];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黄莎莎;林鹏;赵明;;PCNA、nm23的表达与下咽癌及喉癌的临床关系[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旭东;肝癌的灰阶超声、超声组织定征及多普勒超声与CD34、P53及PCNA表达间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邓丹琪;绞股蓝皂甙抗小鼠皮肤光损伤作用及机理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3 沈阳;猪流感病毒感染细胞的p53蛋白变化及生物学活性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4 赵旭;脑膜瘤全切术后复发与生长激素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D];山东大学;2005年
5 王永晨;Fas/FasL、增殖细胞核抗原及细胞凋亡与人恶性黑色素瘤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8年
6 赵丽媛;东海原甲藻增殖细胞核抗原基因表达量与生长关系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程书榜;热休克蛋白70与胃肠肿瘤相关性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8 张桂荣;口腔鳞癌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及其生物学调控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9 刘拥军;银消丸治疗银屑病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黄浩;利用siRNA沉默PCNA研究对宫颈癌生长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徐;幽门螺杆菌感染和hTERTmRNA、P53蛋白的表达在胃粘膜病变中的相互关系[D];江西医学院;2004年
2 余俚瑶;姜黄素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田宝民;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组织中芳香化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相互关系[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4 李艳娥;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D105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5 纪清连;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青岛大学;2004年
6 许琪;益母草对实验性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研究[D];汕头大学;2005年
7 马莉;端粒酶、P53蛋白在宫颈鳞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8 张素丽;细胞周期蛋白E及其依赖性激酶2在子宫平滑肌肿瘤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仇昊;大肠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P53及nm23的表达和临床意义[D];苏州大学;2007年
10 任翠莹;波形纤维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在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一帆;治帕金森病药物有新发现[N];医药经济报;2002年
2 余志平;迫使变态细胞“未老先衰”[N];医药经济报;2002年
3 知陶 编译;两种抗癌药进入审批通道[N];医药经济报;2003年
4 张中桥;RbPCNA检测对判定前列腺癌有意义[N];中国医药报;2002年
5 张中桥;Rb、PCNA检测对判定前列腺癌有意义[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时仲省 何进喜;食管粘膜活检存在一定误差[N];大众卫生报;2000年
7 郭景春;程介士;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机理被揭示[N];中国医药报;2004年
8 衣晓峰 杨晓春;中医给药的新途径——喷涂药膜[N];中国医药报;2001年
9 张中桥;多基因作用导致胃癌发生[N];中国医药报;2002年
10 记者衣晓峰 通讯员岳金凤;树莓可抑制肝癌细胞生长[N];健康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