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H码逐位取反译码方法及其在GPON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差错控制技术能有效地改善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对GPON中BCH(39,27)码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译码方法,并给出了该译码方法的FPGA硬件实现方法。该方法具有译码电路简单,译码速度快等优点。
|
|
|
|
1 |
齐江
,万丽;无源光网络技术剖析(下)[J];电子产品世界;2004年23期 |
2 |
陶智勇;FTTH的新成员——GPON的标准化进展[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3年11期 |
3 |
陈洁,党梅梅;宽带PON标准的分析和比较[J];电信科学;2003年09期 |
4 |
霍冠英,邱智亮;GFP的引入与GPON标准的形成[J];中国数据通信;2003年11期 |
5 |
徐伟亮,李俊;GPON:最新一代无源光网络[J];黑龙江通信技术;2003年03期 |
6 |
韦乐平;宽带光纤接入网的发展与技术选择[J];现代电信科技;2004年10期 |
7 |
赵晓蕴,陈雪,刘丽敏;企事业用户主流宽带接入方案的分析比较[J];现代电信科技;2005年06期 |
8 |
王钢;高宏亮;;基于FPGA交织编码的设计与实现[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
9 |
张涛,李玲;千兆比无源光网络的加密安全技术及实现[J];无线电通信技术;2005年01期 |
10 |
徐伟亮,李俊;GPON:最新一代无源光网络[J];山东通信技术;2003年04期 |
11 |
毛幼菊,余水琴;宽带接入技术的新演进——GPON[J];半导体光电;2004年02期 |
12 |
冯子亮,陈文起;无源光网络的技术研究[J];信息技术;2004年06期 |
13 |
张莉,张明伦;GPON中的动态带宽分配[J];光通信研究;2005年03期 |
14 |
梁军;汪漱玉;;BCH码的时域和频域译码算法对比[J];通信技术;1991年01期 |
15 |
张造生;光纤接入技术及其市场前景[J];有线电视技术;2004年24期 |
16 |
陈飞,周德新;高速光网络系统中的前向纠错技术[J];光通信技术;2004年03期 |
17 |
熊华平,曹明翠,罗志祥,田兆勇;GPON——新一代宽带光接入网[J];光通信技术;2003年11期 |
18 |
付晓松;EPON/GPON技术发展与应用[J];电信技术;2004年09期 |
19 |
邓春健;李文生;刘伟;吕燚;罗仁泽;;无线智能家居通信系统抗干扰编解码器的实现[J];低压电器;2008年20期 |
20 |
刘昕蕾;;关于PON技术在智能化大厦中应用的探讨[J];河南电力;200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