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冠华;论热红外遥感中的基础研究[J];中国科学E辑;2000年S1期 |
2 |
姚云军;南鹏;张照录;李百寿;;分裂窗算法在热红外遥感陆面温度反演中的应用[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
3 |
陈良富,庄家礼,徐希孺;热红外遥感中通道间信息相关性及其对陆面温度反演的影响[J];科学通报;1999年19期 |
4 |
刘志武,党安荣,雷志栋,黄聿刚;利用ASTER遥感数据反演陆面温度的算法及应用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5期 |
5 |
徐希孺,柳钦火,陈家宜;遥感陆面温度[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Z1期 |
6 |
胡震峰;热红外遥感应用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01期 |
7 |
韩力群;毕思文;宋世欣;;青藏高原热红外遥感与地表层温度相关性研究[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6年S1期 |
8 |
黄秀华,李正文,关燕宁,荆林海;热红外遥感找油的时效性研究[J];遥感学报;2003年02期 |
9 |
毕思文;延昊;王长耀;;青藏高原雅江-班公-怒江缝合带的热红外遥感研究[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6年S1期 |
10 |
周彦儒,王晓红;航空热红外遥感在探测石油管道中的应用[J];国土资源遥感;1998年03期 |
11 |
万正明,道席;从空间测量陆面温度的可行性[J];遥感学报;1989年02期 |
12 |
周彦儒;城市环境调查的新技术──航空热红外遥感[J];北京地质;1996年01期 |
13 |
汪宏七,赵高祥,王立志;大气气溶胶对用红外窗区通道遥感陆面温度的影响[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1年04期 |
14 |
实旺;;热红外遥感应用简介[J];遥感技术与应用;1992年04期 |
15 |
魏文秋;陈秀万;;热红外遥感监测土壤含水量模型及其应用[J];遥感技术与应用;1993年01期 |
16 |
张仁华;对于定量热红外遥感的一些思考[J];国土资源遥感;1999年01期 |
17 |
王飞跃,吴军虎,王俊峰,赵小峰;热红外遥感技术在演马矿水害防治决策中的初步应用[J];国土资源遥感;1999年02期 |
18 |
郭铌;陈乾;;用AVHRR资料反演青藏高原东北部陆面温度和气温[J];遥感技术与应用;1991年04期 |
19 |
杨俊泉,黄承标,莫伟华,吴英,沈建中,何立,陈尚文;陆面温度劈窗算法的试算对比与应用[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S1期 |
20 |
闫柏琨,王润生,甘甫平,刘圣伟,杨苏明,陈伟涛,唐攀科;热红外遥感岩矿信息提取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