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福群;孙丽娜;金成洙;杨建春;刘冰心;;辽宁省地质灾害特征及研究方法[J];金属矿山;2007年06期 |
2 |
舒多友;沿河县地质灾害特征、成因及防治[J];贵州地质;2003年03期 |
3 |
王艳婷,吴志坤,马显春;韩城市的地质灾害及其成因[J];山西建筑;2005年06期 |
4 |
郝安宁;安徽沿江汛期地质灾害的分布及其对环境的影响[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2年03期 |
5 |
董震雨;;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的类型、特征及防治[J];西部探矿工程;2010年01期 |
6 |
王应良;花县的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J];华南地震;1992年03期 |
7 |
陈亚宁,李卫红;新疆干旱区地质灾害研究[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5年03期 |
8 |
朱照宇,文启忠,阎满存,李华梅,周厚云,刁桂仪,徐义芳,余素华,黄宁生,钟健强;陆地表层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与地质灾害系统分析——以广东沿海地带为例[J];地学前缘;2001年02期 |
9 |
Erik Romijn;曹玉清;;估计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的一般方法及其在荷兰的应用[J];世界地质;1993年01期 |
10 |
魏宣利;河北省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对策[J];华北地质矿产杂志;1999年02期 |
11 |
;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工作动向[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0年05期 |
12 |
张维宸;地质灾害防治对策[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年04期 |
13 |
安勇胜,李福祥,索有贤,杨延兴,逯积明;柴达木盆地东北缘地质灾害及防治[J];青海国土经略;2001年02期 |
14 |
王群,杨顺泉,魏军才,李佐海,李贵仁;湖南省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现状与防治对策[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2年02期 |
15 |
吴长江
,叶隆生
,胡先松;这样的监测员好!——记一次地质灾害成功避让与监测员胡存锋[J];浙江国土资源;2004年09期 |
16 |
郑永林,宁立波,毛绪美,马传明;浙江省龙泉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17 |
王志禄,张燕,孙畅;陇南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及预警技术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5年01期 |
18 |
;关于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速报工作的通知[J];国土资源通讯;2007年14期 |
19 |
刘传正;;论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科技支撑[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9年04期 |
20 |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征稿简则[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9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