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花山东部地区燕山期岩浆活动与金矿成矿的关系
【摘要】:花山东部地区是河南省金矿产资源基地之一。复杂的构造演化和岩浆活动使本区具备了多类型、多阶段、多矿源成矿作用的特点,是大型内生金矿床形成的有利构造单元。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燕山期花岗岩具有Ⅰ型成因兼具S型特征,稀土分布模式和部分特征参数表明花岗岩与太华群具有一定的渊源性。燕山期重熔花岗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主要成矿物质和必要的热动力条件。燕山晚期为金矿床的主成矿期。区内蚀变破碎带型、蚀变带型、石英脉型、爆破角砾岩型和斑岩型金银矿床是同源、同期、不同空间的统一体。
|
|
|
|
1 |
孙枢,从柏林,李继亮;豫陕中-晚元古代沉积盆地(一)[J];地质科学;1981年04期 |
2 |
卢欣祥;东秦岭两类花岗岩与两个金矿系列[J];地质论评;1994年05期 |
3 |
丁莲芳;豫西太华群微体植物的发现及其意义[J];地质论评;1996年05期 |
4 |
王义天,毛景文,卢欣祥;嵩县祁雨沟金矿成矿时代的~(40)Ar-~(39)Ar年代学证据[J];地质论评;2001年05期 |
5 |
李永峰,毛景文,白凤军,李俊平,和志军;东秦岭南泥湖钼(钨)矿田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论评;2003年06期 |
6 |
盛中烈;罗铭玖;李良骏;;豫西一斑岩钼矿带的基本地质特征及主要成矿控制因素[J];地质学报;1980年04期 |
7 |
李锦轶;中朝地块与扬子地块碰撞的时限与方式——长江中下游地区震旦纪—侏罗纪沉积环境的演变[J];地质学报;2001年01期 |
8 |
毛景文,Holly STEIN,杜安道,周涛发,梅燕雄,李永峰,藏文栓,李进文;长江中下游地区铜金(钼)矿Re-Os年龄测定及其对成矿作用的指示[J];地质学报;2004年01期 |
9 |
张国伟,孟庆任,刘少峰,姚安平;华北地块南部巨型陆内俯冲带与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现今三维结构[J];高校地质学报;1997年02期 |
10 |
高山,MihaiN.Ducea,金振民,JasonB.Saleeby;下地壳拆沉作用及大陆地壳演化[J];高校地质学报;199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