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耀县全新世晚期黄土地层中煤炭颗粒记录的人类活动
【摘要】:正在黄土高原地区,全新世晚期的黄土-古土壤地层,不仅记录了自然环境变化的信息,而且保存了大量的早期人类活动的信息。因此,在全新世黄土高原的古环境研究中,提取、区分自然环境变化信息与人类活动记录,是研究早期人类活动与区域资源环境关系的重要内容。陕西中部的耀县地区,是仰韶文化发展的重要区域,也是著名的耀州窑发源地,唐代以来,耀州窑以黄堡镇为中心窑场,沿漆河两岸密集分布,史称"十里窑场"。本文通过对黄堡镇耀州窑遗址以南
|
|
|
|
1 |
陈德牛,张国庆;新疆托木尔峰黄土地层中蜗牛化石组合及其意义(腹足纲:肺螺亚纲:柄眼目)[J];动物分类学报;1998年03期 |
2 |
阎永定;洛川黑木沟黄土剖面的地层意义及黄土高原“黄土地层单位”命名初议[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5年02期 |
3 |
吴文祥,刘东生;丁村旧石器遗址群的黄土地层研究[J];地震地质;2002年02期 |
4 |
陈伯章;李志瑗;朱文郁;励月珍;;陕北黄土性质和地貌在公路建设上的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9年02期 |
5 |
康建成;西北地区晚第四纪黄土地层与环境[J];干旱区地理;1992年04期 |
6 |
吕厚远,吴乃琴,聂高众;关中盆地黄土地层中竹子植物硅酸体化石的发现及意义[J];科学通报;1994年24期 |
7 |
滕志宏,李龙堂;郑州-洛阳黄河南岸黄土地层及更新世环境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
8 |
吴文祥,刘东生;大荔人遗址黄土-古土壤序列[J];地质科学;2001年03期 |
9 |
赵景波;黄土地层化学成分迁移深度与含量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
10 |
苏英;刘俊峰;;黄土的湿陷性与显微结构特征研究——以咸阳市区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11 |
卢演俦;黄土地层中CaCO_3含量变化与更新世气候旋迴[J];地质科学;1981年02期 |
12 |
吴锡浩,徐和聆,邓寄温,殷伟德,安芷生,郑洪波,欧阳自远;陕西蓝田黄土地层中的两次天文地质事件记录[J];科学通报;1991年23期 |
13 |
岳乐平,雷祥义,屈红军;靖远黄土剖面磁性地层的初步研究[J];第四纪研究;1991年04期 |
14 |
吴文祥,刘东生,陈哲英;匼河旧石器遗址6054和6056地点地层的再研究[J];地层学杂志;2001年04期 |
15 |
陈永明;石玉成;;中国西北黄土地区地震滑坡基本特征[J];地震研究;2006年03期 |
16 |
李喜安;彭建兵;陈志新;李滨;;黄土地层地表径流下潜模式与地质灾害[J];工程地质学报;2007年04期 |
17 |
谢骏义;;甘肃东北部早更新世黄土地层及其哺乳动物群[J];地层学杂志;1985年02期 |
18 |
滕志宏;;黄土高原黄土地层分区及其地层结构[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2期 |
19 |
吕厚远,王永吉;晚更新世以来洛川黑木沟黄土地层中植物硅酸体研究及古植被演替[J];第四纪研究;1991年01期 |
20 |
曹家欣,石宁,张建中;晋东南黄土[J];第四纪研究;199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