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乌拉嘎金矿赋矿花岗闪长斑岩锆石U-Pb年龄、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摘要】:黑龙江省是我国著名金矿产区之一,发育多个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它们与中生代陆相火山-次火山岩有密切的关系,但对这些陆相火山-次火山岩的成因缺乏系统研究,制约了本区金矿的成因认识和矿床勘查。本次研究采用先进的LA-ICP-MS锆石定年法、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示踪等方法,对与乌拉嘎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存在密切成因联系的次火山岩(花岗闪长斑岩)进行深入研究。LA-ICP-MS锆石定年法获得乌拉嘎矿区葡萄沟岩体及其南部含矿岩枝的成岩年龄分别为108.2±1.2Ma和106±1.1Ma,与区内宁远村组火山岩成岩时间基本相近,推断金矿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与东安金矿和高松山金矿为同期。岩石地球化学确定该岩体为高钾钙碱性(σ=1.83~2.18)偏铝质I型花岗岩特征,结合微量元素和Sr-Nd-Pb研究显示其具有活动陆缘弧岩浆岩特点,进一步得出岩浆源区和成矿物质具有来源于新元古代形成的镁铁质下地壳的部分熔融的属性。早白垩世时,中国东部处于伸展应力体制下,尤其黑龙江构造活动强烈,起源于新生下地壳重融的岩浆活动频繁,结合已有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资料显示,推断区内具有巨大的成矿潜力。
|
|
|
|
1 |
孙丰月;王力;霍亮;王可勇;;黑龙江乌拉嘎大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J];中国地质;2008年06期 |
2 |
洪大卫,王式,谢锡林,张季生;兴蒙造山带正ε(Nd,t)值花岗岩的成因和大陆地壳生长[J];地学前缘;2000年02期 |
3 |
简平,程裕淇,刘敦一;变质锆石成因的岩相学研究——高级变质岩U-Pb年龄解释的基本依据[J];地学前缘;2001年03期 |
4 |
侯增谦;斑岩Cu-Mo-Au矿床:新认识与新进展[J];地学前缘;2004年01期 |
5 |
郭继海,汪长生,石耀军;黑龙江东安金矿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与勘探;2004年04期 |
6 |
李锦轶;中国东北及邻区若干地质构造问题的新认识[J];地质论评;1998年04期 |
7 |
宋彪;张玉海;万渝生;简平;;锆石SHRIMP样品靶制作、年龄测定及有关现象讨论[J];地质论评;2002年S1期 |
8 |
唐克东,王莹,何国琦,邵济安;中国东北及邻区大陆边缘构造[J];地质学报;1995年01期 |
9 |
洪大卫,王式洸,谢锡林,张季生,王涛;从中亚正ε_(Nd)值花岗岩看超大陆演化和大陆地壳生长的关系[J];地质学报;2003年02期 |
10 |
毛景文;李厚民;王义天;张长青;王瑞廷;;地幔流体参与胶东金矿成矿作用的氢氧碳硫同位素证据[J];地质学报;2005年06期 |
|
|
|
|
|
1 |
贺元凯;吴泰然;罗红玲;张文;;华北板块北缘中段新太古代的陆-陆碰撞事件:来自合教S型花岗岩的证据[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09年04期 |
2 |
任康绪,阎国翰,牟保磊,许保良,童英,陈廷礼,蔡剑辉,张仁祜,储著银,裘冀;阿拉善断块富碱侵入岩Rb-S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3 |
贺元凯;吴泰然;罗红玲;张文;;华北板块北缘中段新太古代的陆-陆碰撞事件:来自合教S型花岗岩的证据[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4 |
汤文豪;张志诚;李建锋;冯志硕;晨辰;;内蒙古苏尼特右旗查干诺尔石炭系本巴图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
5 |
冯继承;张文;吴泰然;郑荣国;罗红玲;贺元凯;;甘肃北山桥湾北花岗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
6 |
郑荣国;吴泰然;张文;徐操;孟庆鹏;;甘肃北山中带早泥盆世的构造-岩浆作用:来自公婆泉花岗岩体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
7 |
刘晋华;白峰;罗书琼;余水莲;吴志远;;山东昌乐锆石的宝石学特征及化学成分研究[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12年01期 |
8 |
邵军,王世称,马晓龙,付秀友,张炯飞,赵震宇,祝洪臣;大兴安岭北段金、多金属矿床区域成矿特征[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年01期 |
9 |
黎广荣;迟效国;董春艳;刘建峰;赵院东;;大兴安岭中段东南部糜棱岩化花岗岩的Rb─Sr年龄[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S1期 |
10 |
周燕;郑培玺;王铁夫;张延洁;;招平断裂带上盘金矿床氢氧同位素地质特征[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年04期 |
|
|
|
|
|
1 |
党廷松,李德荣;关于佳木斯地块前寒武纪同位素地质年代学问题的讨论[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
2 |
刘连登,陈国华,吴国学,张克尧,石建基,张进高;我国浅成热液金矿的分类探讨[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
3 |
吴国学;团结沟金矿床综合找矿标志研究[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
4 |
孙加鹏,张兴洲,杨宝俊;张广才岭岩石圈结构及盆岭构造[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
5 |
周秦禧,陈江峰,张巽,文东,谢智,徐祥,邢凤鸣;扬子地块东南缘沉积岩的Nd同位素研究[J];沉积学报;1995年03期 |
6 |
王核,彭省临,赖健清;论新疆喇嘛苏铜矿床的多因复成成矿作用[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1年02期 |
7 |
吕志成,段国正,郝立波,李殿超,董广华;北方造山带东北段中生代构造─流体─成岩成矿体系及其演化[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1年02期 |
8 |
王可勇,任云生,程新民,代军治;黑龙江团结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矿床成因[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4年02期 |
9 |
贺伯初,谭克仁,吴堑虹;北疆吉木乃布氏金矿幔源岩浆岩时代及Sr、Nd同位素证据[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4年03期 |
10 |
朱群,武广,张炯飞,邵军,祝洪臣;得尔布干成矿带成矿区划与勘查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地质;2001年05期 |
|
|
|
|
|
1 |
胡云沪;陈远荣;孙芹;;黑龙江乌拉嘎金矿田不同地质体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矿物学报;2010年03期 |
2 |
王永祥;吴国学;白士俊;韩洪伟;吕志刚;汪振涌;;乌拉嘎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J];世界地质;2005年04期 |
3 |
赵桂香;张生义;;乌拉嘎金矿控矿因素特点与激电法找矿效果[J];科技信息;2009年35期 |
4 |
李宪州,刘福来,赵以辛;黑龙江省乌拉嘎金矿黄铁矿和白铁矿的矿物学特征[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3年02期 |
5 |
崔敏;刘志宏;吴国学;;黑龙江省乌拉嘎金矿外围土壤地球化学找矿信息评价[J];世界地质;2007年02期 |
6 |
王强,赵振华,简平,许继峰,包志伟,马金龙;德兴花岗闪长斑岩SHRIMP锆石U-Pb年代学和Nd-Sr同位素地球化学[J];岩石学报;2004年02期 |
7 |
吴国学,程军,汪振涌,王永祥,吕志刚,白士俊;乌拉嘎金矿周边地区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J];黄金;2005年11期 |
8 |
吴国学;;金矿勘查中的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以黑龙江乌拉嘎金矿外围十三公里勘查区为例[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5期 |
9 |
李凤友;乌拉嘎金矿床找矿模型及其应用[J];黄金;2001年06期 |
10 |
J.I.Wendt
,杨俊龙;通过~(210)Pb/~(206)Pb比值的直接测定确定锆石U-Pb年龄[J];华南地质与矿产;199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