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变电磁拟地震子波宽度压缩研究
【摘要】:导电媒质中电磁场所满足的扩散方程与无耗媒质中电磁场所满足的无阻尼波动方程之间存在着数学转换关系式,可以实现瞬变电磁法拟地震资料解释.但是转换出的虚拟波往往波形较宽,使分辨能力下降,影响了瞬变电磁拟地震方法的发展和推广.本文针对虚拟波形展宽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认为虚拟波形展宽的原因,不是由于波在介质中传播时能量损耗所致,而是波场变换式中核函数随虚拟时间的增加,分布范围增大的特点导致的.然后提出利用反褶积技术,消除波场变换中的波形展宽效应.对已知模型的计算求解和处理,取得较好的效果,证明了瞬变电磁拟地震方法可以增强识别地下电性分界面的能力.
|
|
|
|
1 |
孟小红;吴何珍;刘国峰;;盲源反褶积方法与应用研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5年06期 |
2 |
梁光河;地震子波的时变与短程微曲多次反射[J];石油物探;1997年03期 |
3 |
樊跃新,余庆坤,非明伦,刘强;子波方法在云南人工地震测深资料处理中的应用[J];四川地震;2005年02期 |
4 |
王永刚,朱兆林,曹丹平;井间地震资料深度域合成记录的制作方法[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5 |
王波;;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分析及其应用[J];断块油气田;2006年05期 |
6 |
程杰;;地震反演中子波提取问题探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09期 |
7 |
袁三一;陈小宏;;一种新的地震子波提取与层速度反演方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01期 |
8 |
赵丽;合成地震记录在煤炭地震勘探中的应用[J];中国煤田地质;2004年S1期 |
9 |
姜伟才,段云卿,王彦春,徐佑平;两步法反褶积在复杂地表地区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04年04期 |
10 |
伊振林;王润秋;;一种新的混合相位反褶积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6年03期 |
11 |
苏小军;管仁顺;王利田;段林娣;孙新销;;波形差异反演方法及其在气藏描述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5期 |
12 |
郭栋;吴国忱;;基于弹性波阻抗理论的岩性参数提取方法及应用[J];油气地球物理;2008年01期 |
13 |
刘财;谢金娥;郭全仕;肖鹏飞;王培茂;;一种基于自然梯度的地震盲反褶积方法[J];石油物探;2008年05期 |
14 |
吕双兵;张秀丽;;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分析与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年01期 |
15 |
袁三一;王尚旭;;子波相位不准对反演结果的影响(英文)[J];Applied Geophysics;2011年01期 |
16 |
吴坚,张塞,闫桂花,邹玉萍;波阻抗反演技术在区域层序地层研究中的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2年S1期 |
17 |
闵成花;;零相位校正和子波反褶积[J];油气地球物理;2004年02期 |
18 |
梁运基;贾烈明;雷勋毅;;虚反射与长药柱对地震子波频谱影响规律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年04期 |
19 |
张广智;印兴耀;刘洪;;地震子波外推方法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
20 |
马斌;萧蕴诗;;利用高阶统计方法提取地震子波的研究[J];机电工程;2009年02期 |
|
|
|
|
|
1 |
薛国强;李貅;戚志鹏;范涛;周楠楠;;瞬变电磁拟地震子波宽度压缩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
2 |
李国发;王万里;;基于相位主值的双谱域地震子波相位估计[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
3 |
邱娜;陈海清;刘怀山;;地震子波分解与重构方法研究[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六)——空间地球物理环境与国家安全[C];2010年 |
4 |
刘喜武;刘洪;;地震盲反褶积综述[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四卷(油气资源)[C];2003年 |
5 |
韩芮;李振春;;地震相位校正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
6 |
张广智;印兴耀;吴国忱;张繁昌;;一种确定地震子波长度的方法[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
7 |
于永才;王尚旭;戚鹏飞;;基于峰度准则的地震子波相位谱估计[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
8 |
张广智;印兴耀;吴国忱;张繁昌;;应用双谱求取地震子波的相位谱[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
9 |
李萌;郑晓东;李劲松;;基于尖点突变模型的地震同向轴自动追踪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
10 |
李衍达;张海云;;一种新的反褶积方法[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