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摘要】: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还存在许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以工程地质类比法为基础,用滑坡的面密度表示滑坡发生的危险性大小,基于线性代数中QR分解理论,提出了一种用高次多项式拟合致险因子与滑坡危险性间关系的算法,并把该算法与层次分析法模型、条件概率模型相融合,建立了一种改进的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然后,通过在Visual Studio.Net C#环境下借助ArcEngine组件的二次开发实现了该模型。最后选取陕西省麟游县为实验区域,利用上述模型进行了滑坡危险性评价。经实际资料检验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应用于今后的滑坡危险性区域评价工作中。
|
|
|
|
1 |
阮沈勇,黄润秋;基于GIS的信息量法模型在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中的应用[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
2 |
晏同珍
,伍法权
,殷坤龙;滑坡系统静动态规律及斜坡不稳定性空时定量预测[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89年02期 |
3 |
殷坤龙,朱良峰;滑坡灾害空间区划及GIS应用研究[J];地学前缘;2001年02期 |
4 |
戴福初,李军;地理信息系统在滑坡灾害研究中的应用[J];地质科技情报;2000年01期 |
5 |
吴树仁,周平根,雷伟志,马军;地质灾害防治领域重大科技问题讨论[J];地质力学学报;2004年01期 |
6 |
陈奇,李智毅,石怀伦;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思路与基本方法[J];地质力学学报;2004年01期 |
7 |
姜德义,王国栋;高速公路工程边坡的工程地质分类[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1期 |
8 |
李华锋;吕瑞;;环境工程地质学的研究体系和方法探讨[J];金属矿山;2006年05期 |
9 |
陈伟;任光明;左三胜;;泥石流危险度的模糊综合评判[J];水土保持研究;2006年02期 |
10 |
晏同珍,殷坤龙,伍法权,白晓辉;滑坡定量预测研究的进展[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8年06期 |
|
|
|
|
|
1 |
杜幸洋;朱军;;基于ArcGIS可视化建模方式的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1年03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