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kaB.P.以来大兴安岭中段月亮湖沉积物全岩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变化及其古气候意义
【摘要】:月亮湖是位于大兴安岭中段阿尔山-柴河火山区的一个火山口湖,地处现今季风/非季风影响的过渡地带,对气候环境变化反应敏感。月亮湖长约9m的沉积岩芯记录了21cal.kaB.P.来的古气候演化历史。月亮湖沉积物全岩有机碳同位素组成(δ~(13)C_(org))、总有机碳含量(TOC)和总氮含量(TN)分析结果表明:δ~(13)C_(org)值分布范围为-34.3‰~-24.8‰,具有9.5‰的变化幅度,但总体仍然在陆生C_3植物的变化范围内。TOC含量分布范围为1.04%~23.55%,TN含量分布范围为0.08%~1.78%,TOC与TN含量变化趋势相同,呈正相关性,两者都显示出末次冰期晚期时含量特别低的特征。沉积物的TOC/TN比值(原子比)分布范围为6.3~28.2,其中末次冰期晚期的值比较低,说明沉积物中有机质以内源水生生物为主,其后TOC/TN比值明显升高且多14,说明大部分有机质来源于汇水盆地中的陆生植物。根据多个指标综合分析,有效湿度的影响很可能是δ~(13)C_(org)变化的主导因素。因此,近2万年来月亮湖全岩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变化与古气候变化的对应关系是:暖湿气候对应着偏负的δ~(13)C_(org)值,冷干气候对应着偏正的δ~(13)C_(org)值,全新世期间因植被变化不大,其δ~(13)C_(org)值变化幅度也不大。
|
|
|
|
1 |
王国安,韩家懋,周力平;中国北方C_3植物碳同位素组成与年均温度关系[J];中国地质;2002年01期 |
2 |
汤吉,王继军,陈小斌,赵国泽,詹燕;阿尔山火山区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初探[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1期 |
3 |
刘强,刘嘉麒,陈晓雨,游海涛,储国强,汉景泰,J.Mingram,G.Schettler,J.F.W.Negendank;18.5kaB.P.以来东北四海龙湾玛珥湖全岩有机碳同位素记录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J];第四纪研究;2005年06期 |
4 |
孙千里;肖举乐;;岱海沉积记录的季风/干旱过渡区全新世适宜期特征[J];第四纪研究;2006年05期 |
5 |
罗超;刘卫国;彭子成;杨东;贺剑峰;刘桂建;张彭熹;;新疆罗北洼地湖相沉积物有机碳同位素的变化序列及其古环境意义[J];第四纪研究;2008年04期 |
6 |
王国安,韩家懋;中国西北C-3植物的碳同位素组成与年降雨量关系初探[J];地质科学;2001年04期 |
7 |
余俊清,王小燕,李军,安芷生;湖泊沉积有机碳同位素与环境变化的研究进展[J];湖泊科学;2001年01期 |
8 |
吴敬禄,王苏民;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古气候[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6年02期 |
9 |
沈吉,王苏民,羊向东;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稳定同位素测定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J];海洋与湖沼;1996年04期 |
10 |
唐守贤;;内蒙兴安盟科右前旗阿尔山——五岔沟一带新生代火山岩[J];吉林地质;1983年01期 |
|
|
|
|
|
1 |
赵强,王乃昂,李秀梅,程弘毅,李育,李钢;青土湖地区9500a BP以来的环境变化研究[J];冰川冻土;2005年03期 |
2 |
马剑英;陈发虎;夏敦胜;张慧文;;塔里木盆地荒漠植物与表土碳同位素组成研究[J];冰川冻土;2007年01期 |
3 |
李育;王乃昂;李卓仑;程弘毅;;河西猪野泽沉积物有机地化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古环境意义[J];冰川冻土;2011年02期 |
4 |
穆治国,刘驰,黄宝玲,侯贵廷,郑庆道,崔建伟,刘世炜;黑龙江科洛晚新生代火山岩K-Ar定年和地球化学[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6期 |
5 |
王锡魁,赵莉,隋维国,徐梦新;吉东碱性玄武岩K_2O含量与岩浆来源深度、岩石年龄的相关性分析[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
6 |
靳克,彭玉鲸,王彦生,许文良;中国—朝鲜长白山区新生代火山事件的划分及对比[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
7 |
付长亮;孙德有;魏红艳;苟军;;伊通新生代玄武岩地球化学成分差异性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9年03期 |
8 |
李世超;李廷栋;刘正宏;徐仲元;耿树方;彭媛媛;董晓杰;李刚;;大兴安岭中段莫克河地区新生代火山活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02期 |
9 |
李世超;李廷栋;刘正宏;徐仲元;耿树方;王兴安;彭媛媛;;大兴安岭中段晚更新世炭质层的发现及地质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S1期 |
10 |
杨桂芳,彭红霞,陈中原,李长安,黄俊华,胡超涌;兰州与江汉平原有机碳同位素的古气候指示意义对比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4期 |
|
|
|
|
|
1 |
徐德兵,白志达,张秉良,洪汉净;吉林龙岗火山群火山碎屑基浪堆积特征与成因机理[J];沉积学报;2005年01期 |
2 |
李相博,陈践发,张平中;青藏高原(东北部)现代植物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气候信息[J];沉积学报;1999年02期 |
3 |
袁国映,袁磊;罗布泊历史环境变化探讨[J];地理学报;1998年S1期 |
4 |
林瑞芬,卫克勤;草海ZHJ柱样沉积物有机质的δ~(13)C记录及其古气候信息[J];地球化学;2000年04期 |
5 |
林清,彭平安,刘荣谟;鄂陵湖浅层冻结湖相沉积物中埋藏植物屑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J];地球化学;2000年05期 |
6 |
马振兴,黄俊华,魏源,李均辉,胡超涌;鄱阳湖沉积物近8ka来有机质碳同位素记录及其古气候变化特征[J];地球化学;2004年03期 |
7 |
金淑燕,潘顺安;女山玄武岩中尖晶石-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包体及其岩石物理意义[J];地球科学;1998年05期 |
8 |
刘宝诚
,佟伟
,张保山
,张立敏,张兆兴;腾冲火山地热区的微震观测[J];地球物理学报;1986年06期 |
9 |
陈小斌,赵国泽;基本结构有限元算法及大地电磁测深一维连续介质正演[J];地球物理学报;2004年03期 |
10 |
汤吉,王继军,陈小斌,赵国泽,詹燕;阿尔山火山区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初探[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1期 |
|
|
|
|
|
1 |
任景兰;大兴安岭中段地球物理特征及其地质解释[J];矿产与地质;2002年02期 |
2 |
刘耕年,傅海荣,崔之久,唐元新;太白山佛爷池湖泊沉积理化分析反映的8000aBP以来环境变化[J];水土保持研究;2005年04期 |
3 |
张广范;;大兴安岭中段地球物理特征及地质解释[J];地质与资源;2005年04期 |
4 |
强小科,安芷生,李华梅,常宏,宋友桂;佳县红粘土堆积的磁学性质及其古气候意义[J];中国科学D辑;2004年07期 |
5 |
刘兴起,王苏民,沈吉,张恩楼;16ka以来青海湖沉积物有机碳同位素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自然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
6 |
张振克;沈吉;羊向东;朱育新;夏威岚;吴瑞金;;近8ka来云南洱海湖泊沉积记录的气候变化与夏季印度季风强弱变化的关系[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8年03期 |
7 |
葛晨东;王颖;T.F.Pedersen;O.Slaymaker;;海南岛万泉河口沉积物有机碳、氮同位素的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第四纪研究;2007年05期 |
8 |
;湖泊科学2005年第17卷总目次[J];湖泊科学;2005年04期 |
9 |
贾佳;夏敦胜;金明;王训明;魏海涛;刘现斌;;渭河流域典型黄土剖面的环境磁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J];冰川冻土;2010年01期 |
10 |
;地质地球所研究进展:泥河湾盆地河湖相沉积物磁性变化的机制及其古气候意义[J];中国西部科技;201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