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拉木伦多金属成矿带鸡冠山斑岩钼矿富氟高盐度高氧逸度流体包裹体研究
【摘要】:鸡冠山斑岩钼矿床位于西拉木伦多金属成矿带南侧、内蒙古赤峰市北东约35km处,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华北板块北缘造山带中段。辉钼矿化主要呈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分布在花岗斑岩中,部分成细脉浸染状分布在流纹质角砾凝灰岩中,同时,在矿区出露的辉绿岩和流纹岩中也有少量的细网脉状钼矿化。矿石矿物主要有辉钼矿、黄铁矿和少量黄铜矿、闪锌矿、磁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绢云母和少量方解石、萤石。矿脉穿插关系和矿物组合显示了早、中、晚3个阶段的矿化:(1)石英-辉钼矿阶段;(2)萤石-(石英)-辉钼矿多金属硫化物阶段;(3)贫矿萤石阶段。各阶段广泛发育流体包裹体,包裹体类型众多,包括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W型),H_2O-CO_2包裹体(C型)及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S型),其中以大量发育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为特征。子矿物种类有石盐、钾盐、赤铁矿、石膏、辉钼矿、方解石等及其他未鉴别透明、不透明子矿物,有时一个包裹体含有多达4~5个子矿物。包裹体大量的赤铁矿、石膏和金属子矿物的出现,说明含矿流体具有高的氧逸度和很强的金属携带能力。包裹体岩相学、激光拉曼和显微测温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来自高温、高盐度、高氧逸度的岩浆流体和部分天水与岩浆热液混合所形成的中低温、低盐度流体两个端员组份。高温、高盐度流体以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为代表,其形成温度大于440℃,盐度变化范围为:28%~76%NaCleqv,部分高于76%NaCleqv。中低温、低盐度流体主要源自矿化后期天水与岩浆热液的混合,温度在322℃以下,盐度变化范围为:0.9%~20.3%NaCleqv。实验结果表明鸡冠山矿区含矿硫化物主要沉淀温度区间在310~400℃之间,其次为210~320℃,钼矿化主要形成于高温、高盐度、高氧逸度及富氟元素的H_2O-NaCl流体体系,温度降低、流体沸腾作用及流体混合是该钼矿床的主要成矿机制。
|
|
|
|
1 |
李诺;赖勇;鲁颖淮;郭东升;;河南祁雨沟金矿流体包裹体及矿床成因类型研究[J];中国地质;2008年06期 |
2 |
徐学纯;;内蒙古乌拉山地区麻粒岩相变质流体性状及其演化[J];地质论评;1992年05期 |
3 |
钟军;陈衍景;陈静;李晶;祁进平;戴茂昌;;福建省紫金山矿田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J];岩石学报;2011年05期 |
4 |
李诺;陈衍景;赖勇;李文博;;内蒙古乌努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J];岩石学报;2007年09期 |
5 |
杨言辰;张兰玲;叶松青;王可勇;;黑龙江省逊克县新民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J];黄金;2009年03期 |
6 |
吴启志,张景荣,陈云天,汤坤贤;江西德安宝山锑金矿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研究[J];地质找矿论丛;1992年04期 |
7 |
康鸿杰;孙柏年;刘晓煌;李相传;朱多录;张维昕;;北祁连山西段西柳沟铅锌矿稳定同位素特征[J];高校地质学报;2008年03期 |
8 |
郑建平,路风香,郭晖,任迎新;金刚石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J];科学通报;1994年03期 |
9 |
叶造军;贵州大厂锑矿流体包裹体与稳定同位素[J];地质地球化学;1996年05期 |
10 |
徐启东,钟增球;大别超高压变质带流体包裹体的组合关系与演变[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3年01期 |
11 |
张振亮,吕新彪,饶冰;流体包裹体的合成方法及其对矿床学研究的意义[J];矿产与地质;2003年02期 |
12 |
吴秀玲,韩勇,刘祥文,韩郁菁;超高压硬玉石英岩退变质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J];电子显微学报;2004年04期 |
13 |
闫飞;夏学惠;徐少康;吴颖慧;逄思宇;;浙江八面山萤石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J];化工矿产地质;2010年04期 |
14 |
Robert R.Seal;覃建雄;;爱达荷萤石中流体包裹体的稳定同位素研究——对始新世大陆气候的意义[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1994年01期 |
15 |
张国辉;牛圈银(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5年03期 |
16 |
范建国,倪培,田京辉;成矿流体的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示踪探讨[J];地质找矿论丛;2000年03期 |
17 |
范宏瑞
,张文淮;第13届地质流体及流体包裹体学术研讨会简讯[J];科学通报;2002年24期 |
18 |
沈传波,陈少平;流体包裹体在含油气系统成藏研究中的应用[J];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
19 |
王朴,郝运轻,谢忠怀,崔松楠;测试沉积岩流体包裹体应注意的问题[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年05期 |
20 |
谢玉玲;侯增谦;徐九华;杨志明;徐文艺;何建平;;藏东玉龙斑岩铜矿床多期流体演化与成矿的流体包裹体证据[J];岩石学报;2005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