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山系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重力场与深部构造
【摘要】:阴山山系与鄂尔多斯盆地跨越不同的构造单元,是典型的盆、山耦合地带,且是构造活动强、弱的变异地域,了解该区地壳深部结构对与理解和认识盆山耦合地区的深部要素和深层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最新采集的高精度重力探测数据,通过重力正、反演拟合求得了延川—包头—满都拉剖面辖区的地壳密度结构,并结合已有的面积性区域重力探测数据反演了该区的Moho界面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系统地讨论了该区的深部地壳密度结构特征,为进一步深化认识该区的深部构造及其动力学过程提供了重力学方面的重要信息.
|
|
|
|
1 |
王振东;;日本利用爆破地震研究深部构造[J];地质论评;1982年02期 |
2 |
王懋基;中国东南部内生成矿区的地球物理特征和深部构造[J];物探与化探;1988年01期 |
3 |
朱思林,甘家思,徐菊生,申重阳;鄂西和滇西孕震深部构造变异的对比研究[J];地壳形变与地震;1995年03期 |
4 |
曾崇义;桂东大瑶山隆起区深部构造特征与金矿成矿作用的关系[J];桂林工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
5 |
王谦身,滕吉文,王光杰,徐亚;内蒙古阴山地区特异区域重磁场与深部构造[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2期 |
6 |
陈华慧
,徐成彦;宇航影象在研究深部构造中的作用[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81年01期 |
7 |
朱介寿;;在美国召开的大陆地壳深部构造国际讨论会概述[J];国际地震动态;1985年02期 |
8 |
张乃昌;阎景汉;刘新年;;从重磁成果探讨我省深部构造及成矿作用[J];河南国土资源;1986年01期 |
9 |
李渭娟,梁桂培,姚政生;兰州—天水地区三维重力反演及其地质解释[J];西北地震学报;1993年04期 |
10 |
沈百花;;新疆北部及邻区深部构造的控矿作用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08期 |
11 |
吴正文;美国深部构造研究状况简介[J];地质科技情报;1983年03期 |
12 |
黄咏茵,陈恩民,苏丹;1605年琼州大地震震源区区域重、磁场特征及深部构造背景研究(Ⅱ)(续)[J];华南地震;1988年03期 |
13 |
郭万武,何景琳;利用航磁异常解译青海省深部构造与地震分布的关系[J];内陆地震;1992年01期 |
14 |
张先康,宋建立;深部地球物理研究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作用[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1994年04期 |
15 |
钟以章,白云;辽东半岛及两侧海域深部构造、活动构造与地震关系研究[J];华北地震科学;1999年02期 |
16 |
李爱民;地震转换波法在研究辽宁深部构造中的应用[J];西北地震学报;2003年02期 |
17 |
李云平;吴时国;韩文功;张岳桥;;合肥盆地和郯庐断裂带南段深部地球物理特征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1期 |
18 |
А В Хортов;朱佛宏;;俄罗斯里海深部构造和含油气性[J];海洋地质动态;2006年10期 |
19 |
顿铁军;;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石油地质特征及其勘探远景[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
20 |
夏文臣;雷建喜;张学义;王超勇;;南鄂尔多斯盆地的成因地层格架及沉积演化过程[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199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