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七宝山隐爆角砾岩型金铜矿床含矿蚀变斑岩石英颗粒中高温高盐度沸腾包裹体的发现及其意义
【摘要】:山东七宝山隐爆角砾岩型金铜矿床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浅成低温、低盐度热液型矿床。本研究通过对该矿床含矿蚀变斑岩石英颗粒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发现存在大量多相包裹体与气体包裹体、气液两相包裹体共生。显微测温显示这些包裹体具有相似的均一温度(374~404℃),盐度高达48%NaCleqv。激光拉曼光谱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显示,多相包裹体中的子矿物除了石盐外,还有赤铁矿、重晶石、黄铜矿与黄铁矿等。这些捕获有高温高盐度沸腾包裹体的石英颗粒可能是早期成矿流体在硅化交代蚀变的过程中重结晶形成的,而不是斑岩体的斑晶。这一结果表明该矿床深部存在高温、高盐度的沸腾包裹体。这种高温高盐度的沸腾流体包裹体及多相包裹体中黄铜矿、黄铁矿等子矿物是斑岩型矿床的典型特征,因此该发现表明山东七宝山隐爆角砾岩型金铜矿在深部可能转变为斑岩型矿床。
|
|
|
|
1 |
邱楠生,金之钧;油气成藏的脉动式探讨[J];地学前缘;2000年04期 |
2 |
邱楠生,张善文,金之钧;东营凹陷油气流体运移模式探讨——来自沸腾包裹体的证据[J];石油实验地质;2001年04期 |
3 |
陈银汉,于海生,郑海飞;燕山西段花岗杂岩中沸腾包裹体特征[J];地质地球化学;1981年12期 |
4 |
郭一平;;矿物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其找矿意义[J];西北地质;1983年03期 |
5 |
陈银汉;;论烟水晶的成因(八达岭伟晶岩烟水晶中包裹体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80年04期 |
6 |
陈银汉;;燕山酸性杂岩内生包裹体及找矿意义[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82年Z1期 |
7 |
沈冰,金明霞;花岗岩中沸腾包裹体的找矿意义[J];四川地质学报;2003年02期 |
8 |
陈银汉;于海生;郑海飞;;沸腾矿液与成矿的关系——八达岭对臼峪花岗岩沸腾包裹体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80年03期 |
9 |
邱楠生,金之钧,胡文喧;东营凹陷油气充注历史的流体包裹体分析[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
10 |
单林,刘晓东;相山等火山盆地主体岩石包裹体研究[J];岩石矿物学杂志;1985年04期 |
11 |
张增佑;曾祖荣;;以滇西云龙锡矿为例论锡矿成矿作用中的流体演化及特征[J];矿物岩石;1986年02期 |
12 |
何雨明;杨牧;;隐爆角砾岩型矿床的几点认识[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1期 |
13 |
高世贤;郭纯智;;大冶桃花嘴金铜矿床特征分析[J];采矿技术;2008年06期 |
14 |
孙超;吉林小西南岔金铜矿床的成因探讨[J];黄金;1995年04期 |
15 |
孙超;小西南岔金铜矿床同位素地质学研究[J];矿产与地质;1994年02期 |
16 |
郝秀云,刘文达,王静,徐辛;福建紫金山金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黄金;1999年04期 |
17 |
刘全德;王相文;陈铁力;;吉林金厂沟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浅析[J];有色矿冶;2008年06期 |
18 |
丁武宝;;热液在裂隙中的沸腾作用和金银矿床的成矿关系[J];矿物岩石;1988年01期 |
19 |
任耀武;河北营房银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研究[J];地质找矿论丛;1991年04期 |
20 |
林美龙,黄琼英,翁桂成;福建西乾金铜矿床地质特征、成因及找矿方向[J];地质找矿论丛;2005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