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南段三叠纪基性火山岩时代与构造环境
【摘要】:应用火山岩锆石U-Pb LA-ICPMAS法和基质Ar-Ar法定年,表明大兴安岭南段存在三叠纪玄武质岩石,其年龄为214~250Ma。主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反映三叠纪火山岩为亚碱性和低K拉斑玄武岩系列,部分岩石具岛弧火山岩地球化学性质,但主要呈造山后伸展环境下的岩浆活动特征。Sr-Nd-Pb同位素组成说明三叠纪基性火山岩岩浆源区主要为岩石圈地幔,但局部地区有软流圈物质加入;岩浆演化过程受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作用控制,并有少量地壳物质的混染。综合研究表明三叠纪大兴安岭南段处于中亚造山带后造山伸展阶段,基性岩浆形成于软流圈上涌诱发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拉斑玄武岩和辉绿玢岩脉即为伸张条件下基性岩浆活动的产物。结合区域构造演化,本文推测西拉木伦河-长春-延吉缝合带可能具有西段造山和造山后伸张作用稍早于东段的特征。
|
|
|
|
1 |
崔峤;;块状硫化物矿床与火山岩岩相的关系[J];矿床地质;1984年01期 |
2 |
杨经绥,柴耀楚,冯秉贵;东昆仑万宝沟群中的基性火山岩特征及其成因探讨[J];岩石矿物学杂志;1987年02期 |
3 |
段彦学;云南澜沧江以西的白垩系[J];云南地质;2001年02期 |
4 |
周汉文;李献华;王汉荣;李江;李惠民;;广西鹰扬关群基性火山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论评;2002年S1期 |
5 |
何世平;王洪亮;徐学义;张宏飞;任光明;;北祁连东段红土堡基性火山岩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J];地球科学进展;2007年02期 |
6 |
韦文林;覃小锋;陈春芳;张朝斌;廖素娟;;东昆仑西段变质基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J];南方国土资源;2007年10期 |
7 |
李向民;马中平;孙吉明;余吉远;;甘肃白银矿田基性火山岩的LA-ICP-MS同位素年代学[J];地质通报;2009年07期 |
8 |
张海;方维萱;魏宁;甘凤伟;汤睿;;云南个旧卡房火山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矿物学报;2009年S1期 |
9 |
陈喜峰;;炭窑口矿区基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地质与勘探;2010年01期 |
10 |
韩宝福;;新疆东准噶尔北部地区中泥盆世双峰式火山岩组合[J];地质学报;1991年04期 |
11 |
路红记;;个旧东区基性火山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探讨[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8年01期 |
12 |
刘勇胜,高山,王选策,胡圣虹,王建其;太古宙-元古宙界限基性火山岩Nb/Ta比值变化及其对地球Nb/Ta平衡的指示意义[J];中国科学D辑;2004年11期 |
13 |
郭锋,范蔚茗,王岳军,林舸;大兴安岭南段晚中生代双峰式火山作用[J];岩石学报;2001年01期 |
14 |
张连昌;英基丰;陈志广;吴华英;王非;周新华;;大兴安岭南段三叠纪基性火山岩时代与构造环境[J];岩石学报;2008年04期 |
15 |
周文戈,张本仁,赵志丹,谢鸿森;豫西新生代基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源区性质[J];矿物岩石;1998年03期 |
16 |
张喜周,张振邦;内蒙大兴安岭南段地质构造与成矿[J];矿产与地质;2003年S1期 |
17 |
欧阳建平,张本仁,韩吟文,郑海飞,谢千里;北秦岭基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与上地幔岩浆源区性质[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
18 |
侯青叶,张宏飞,张本仁,赵志丹,朱云海;祁连造山带中部拉脊山古地幔特征及其归属:来自基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证据[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
19 |
刘勇胜,高山,骆庭川;华北克拉通基性火山岩高场强元素对Ar-Pt界限及新生代地幔源区特征的示踪[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
20 |
董云鹏,周鼎武,张国伟,柳小明;秦岭造山带南缘早古生代基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地球化学;199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