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区活动断裂及其对工程影响的初步认识
【摘要】: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全线长260km,最突出的问题是工程地质问题,主要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即断层的活动性和深埋长隧洞围岩变形与稳定性问题。本文认为,区域构造应力场、马尔康一带基底隆起、果乐山巨大的年保花岗岩体直接限制了区内地壳运动的总体格局:区内断裂密度自南向北减小;自西南向东北,呈现以断裂构造活动为主变为以褶皱运动为主的趋势:同时,断裂活动强度也存在自北西向南东减弱的趋势:存在一系列北西西向延伸的不对称盆地:区内大量发育南北向或北东东向横向断层。断层对深埋长隧洞的作用,包括断层及断层带变形的影响:断层活动构造应力场的影响;断层带物质性质的影响;软弱围岩以及宽大断层带的大变形和长期流变将是调水区深埋隧洞可能遇到的一类特征的工程地质问题:调水区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
|
|
|
1 |
王连捷;吴珍汉;王薇;孙东生;;青藏高原中段现今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J];地质力学学报;2006年02期 |
2 |
万天丰
,褚明记;闽台铲状活动断裂[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87年01期 |
3 |
褚明记,万天丰;福建漳州盆地活动断裂研究[J];地质科学;1988年01期 |
4 |
尹克坚;广西地区的水系展布与活动断裂及新构造应力场的关系[J];华南地震;1995年01期 |
5 |
刘成基,李强,于政喜;地质动力区划方法及其在煤矿中的应用[J];东北煤炭技术;1996年01期 |
6 |
文爱花,徐兵,汤爱平;地球化学在工程地震中的应用──瘦狗岭活动断裂探测[J];世界地震工程;1999年02期 |
7 |
李树德;白龙江中游滑坡初探[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5年06期 |
8 |
于双忠,是勋刚;我国活动断裂两盘错动规律及地球动力[J];中国科学D辑;1996年02期 |
9 |
钟建强;南沙群岛新构造分区及其稳定性初步分析[J];东海海洋;1998年01期 |
10 |
唐荣昌,黄祖智;活动断裂的地质研究与城市建设[J];国土经济;2002年03期 |
11 |
彭自正,赵爱平,胡翠娥,吴敏;基于GIS的江西活动断裂分布与地震活动关系研究[J];华南地震;2002年04期 |
12 |
杨金中,聂洪峰,李景华;遥感技术在浙江东部穿山半岛地区活动断裂调查中的应用[J];国土资源遥感;2003年04期 |
13 |
黄玉崑,夏法,陈家杰;珠江三角洲五桂山地区断裂构造特征及断隆区的形成和发展[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1期 |
14 |
冉洪流,周本刚;布朗模型在北京西北地区的应用[J];地震学报;2004年S1期 |
15 |
贾三满;郭萌;;从高丽营探槽分析黄庄—高丽营断裂与地裂缝的关系[J];城市地质;2007年04期 |
16 |
张世良,陈上福;从卫星影像上分析我国台湾岛活动断裂及其与地震的关系[J];地震地质;1980年04期 |
17 |
辛永信;;宝坻断裂危险性的初步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1990年01期 |
18 |
;地质学[J];全国新书目;1994年01期 |
19 |
贾晋康;活动断裂滑动位移势和滑动速率的评估与地震复发[J];四川地震;1996年04期 |
20 |
陈运平,席道瑛,樊星;用分形理论研究海南岛的活动断裂[J];地震研究;200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