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初探
【摘要】:本文统计分析了南海的海底温度、地温梯度资料,建立了海底温度与水深的关系,并分析了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影响因素。利用天然气水合物的相平衡曲线和南海海底温度—水深关系曲线求出天然气水合物保持稳定的温度、压力条件,结果表明:在南海甲烷水合物稳定带的边界水深约550m;进而利用相平衡曲线方程和压力—温度方程计算出南海甲烷水合物稳定带的厚度。在东沙群岛东南,西沙群岛东北,南沙群岛北部几个地区,水合物稳定带较厚,具有较好的资源前景。
|
|
|
|
1 |
手塚和彦
,张守本;天然气水合物的测井解析[J];海洋地质动态;2003年06期 |
2 |
赵生才;关于开展中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建议[J];地球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
3 |
马孝春,黄盛仁;天然气水合物的赋存条件及判据[J];西部探矿工程;2002年S1期 |
4 |
王祝文,李舟波,刘菁华;天然气水合物的测井识别和评价[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3年02期 |
5 |
高兴军,于兴河,李胜利,段鸿彦;地球物理测井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的应用[J];地球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
6 |
许红,刘守全,王建桥,蔡乾忠;国际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现状及其主要技术构成[J];海洋地质动态;2000年11期 |
7 |
胡奥林;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开发现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95年02期 |
8 |
蒲晓强;钟少军;;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特征[J];海洋科学;2006年03期 |
9 |
刘怀山,周正云;用于研究东海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10 |
;我国陆域发现“可燃冰”[J];工业炉;2009年06期 |
11 |
罗光熹,周安;自然界存在的天然气水合物[J];天然气工业;1995年04期 |
12 |
陈建文;天然气水合物及其实测的地球物理测井特征[J];海洋地质动态;2002年09期 |
13 |
刘道平;钟栋梁;;气体水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07年12期 |
14 |
狄永军,郭正府,李凯明,于开宁;天然气水合物成因探讨[J];地球科学进展;2003年01期 |
15 |
丁巍伟;陈汉林;王渝民;杨树锋;吴能友;;台湾增生楔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特征[J];海洋与湖沼;2006年01期 |
16 |
Gerhard Bohrmann;Marta E Torres;公衍芬;;用孔隙水中氯离子浓度异常估算天然气水合物含量[J];海洋地质动态;2007年12期 |
17 |
Tackeuchi R
,Mastsumoto R
,李军;日本南部南海海槽沉积物间隙水地球化学[J];海洋地质动态;2005年09期 |
18 |
;冻土区可燃冰勘查,2011年主攻四大区域[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1年05期 |
19 |
张洪涛;张海启;祝有海;;中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现状及其进展[J];中国地质;2007年06期 |
20 |
龚建明;海底地貌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关系[J];海洋地质动态;2000年11期 |
|